信用周报:城投融资政策会松动吗?
化债补丁政策陆续落地,下半年城投供给怎么看?
去年四季度应“一揽子化债”精神出台的政策落地后,今年年初开始,又陆续三次出台相关政策,从内容来看,均属于原化债政策的补丁:(1)框架性政策有一定程度的“应急”属性,给后续补丁文件的出台预留了一定的空间。(2)随着时间推移和各地化债进度的反馈,后续针对性的出台了新的政策,对框架性政策进行补充,完善“一揽子化债”执行细节。
市场对补丁政策的出台均有一定程度的预期,不少政策文件的精神和细则也较为贴合各地化债的实际需求,影响在预期之内。前期政策“留白”较多,且化债的相关政策落到具体执行层面“摸着石头过河”的色彩浓厚,因此后续政策的出台并不出乎市场意料。
近期有一种观点认为,下半年城投债有可能明显松动,但我们依然认为,从近期政策出台的情况来看,供给边际上放松的可能更大,大规模放松难度较大。上半年由于地产尚未回暖,地方政府土地收入仍在持续下滑,债务的实际压力其实有加大的趋势,因此有种观点认为“迫于现实压力”下半年城投融资可能松动。但是从今年的融资政策来看,“一揽子化债”的精神依然较为坚定。即便“迫于现实压力”使得城投的融资有一定程度的放松,放松的方式应当更为迂回,类似于我们之前的报告《四问城投:不确定的下半场》提到的,主要方式有以下两种:(1)新成立产业转型主体,可涉及名单外新增;(2)退出名单成为市场化经营主体,理论上也可新增。但新成立产业主体依然要面临严格的审核,要有实实在在的市场化业务,同时跟财政的收入往来占比需压缩至较小的比重,在此条件下能新设的合意主体并不多,潜在的增加规模也比较有限。
市场跟踪
本周,信用债一级市场净融资增量,主要是由于本周发行规模较大而到期规模减少,其中城投、二永板块发行规模较上周均增加。各主要等级和期限信用债中债估值收益率下行趋势持续。各主要期限、等级的信用利差走势分化,1Y 被动走阔,3Y 压缩。各主要期限、等级的期限利差均收窄,曲线较为平坦,久期策略性价比不高。
风险提示:
融资政策超预期事件、信用黑天鹅事件。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