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数据研究:当红利低波不再“低波”
资金面线索:卖盘源自何处?尚未出现“抱团”短期维度,风格调整背后必然存在着筹码出清,而且在市场整体成交量偏弱之下,不需要较大的体量波动即能短期内对风格强弱产生影响。能够跟踪到的资金线索来看,公募在高股息上持仓比例有大幅下滑,份额下滑之下“抱团”电子等成长板块趋势加强,但是公募重仓一直在高股息个股和行业上集中度不高,从未形成抱团,也非高股息风格的“簇拥者”;北向则整体在高股息上配置更为集中,且超配比例上行,但是近两个月北向整体净流出体量超700 亿元,对于其重仓板块亦有拖累。截至2024Q2,红利产品规模合计接近1700 亿元,相比2024Q1 规模增长接近300 亿元,超半数规模贡献来自于ETF 及联接产品。
基本面线索:行业分化或反映背后景气变化
我们高股息的深度报告中一直强调,股息率和分红只是高股息投资的表象,有现金流、能够进行股东回报,只是当下总量环境下个股质地、韧性还不错,能够可持续经营的“显性指标”。高股息的投资从不是脱离基本面、完全等同于低估值和分红的投资。
什么时候股息率才具备吸引力?涨了多少算“贵”?定价的锚仍可以参考【股息率+业绩确定性】≥【风险溢价+长债利率】,即当丧失业绩确定性甚至明确出现业绩拐点时,需要更高的股息率来进行补偿。除了对于个股行业景气度跟踪之外,如若进行指数或者相关产品投资,可以将视角从中证红利进行转移,一方面关注央国企红利指数,另一方面,将个股ROE 的边际变化和增速稳健性作为选股考量类似于红利成长低波指数也能提供调整阶段更为稳健收益表现。
如何再平衡:当红利低波不再“低波”
从波动率特征上看,随着回撤加剧,红利低波的“低波动”特性消失,近期随着红利低波指数的波动率上行,成长指数和创业板指的波动下行,两者波动走势收敛,而2023 年以来,基本每次出现波动收敛时大概率是红利低波阶段性高点。
当红利低波特征不再,从选择指数产品的角度上,红利低波100 更广的选股数量及换仓频率使得其分散风险的效果更佳,更适宜于后续配置。
从高股息内部选股和行业角度来看,可以通过红利低波100 指数的成分作为观察和跟踪窗口。
红利低波100 的行业分布更为分散,且最新一期相较于红利低波指数在交运、金属、化学品、综合金融、食品饮料等行业上权重更高;相较于指数本身,上一期持仓则在化学品、煤炭、公用事业等行业上调低权重占比。降低周期品和加强行业分散度有利于指数更长期的稳健表现。
风险提示
本文统计均是基于历史数据并不代表未来表现。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