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行业周报:“八一”将近 行情升温

张超/梁晨/闫政圆 2024-07-29 19:30:29
机构研报 2024-07-29 19:30:29 阅读

核心观点

    本周,国防军工(申万)指数(+1.43%)有所上涨,行业(申万)排名(1/31),行业周成交量环比上升13.27%,取得了显著的超额收益,同期上证综指(-3.07%)。本周军工板块行情延续上周强势,在不温不火的行情中周涨幅跃升至所有板块第一名。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共同促进:

    1、在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国防建设的坚定指引下,市场对于军工行业中长期需求置信度得到提高;2、“八一临近”,“十四五”进入冲刺阶段,市场对于军工下半年基本面修复预期增强,叠加军工估值低位,关注度提升;3、受益G60发射仪式、再次加强市场对于卫星互联网建设加速预期,同时多个“大军工”领域,如民机、军贸、新创等成果的不断落实,强化了军工的成长空间;4、洛克希德马丁本周大涨 10.5%,创出历史新高,对标效应也刺激了A股军工板块;5、中航电测并购成飞集团过会,重塑了资本市场对于军工资产证券化逻辑的信心。本周主要观点如下:

    一、洛马恢复 F-35交付,G60组网在即

    ①F-35 加速全球军贸市场景气回升,我国或迎内生式加速增长经过近一年的停顿,五角大楼再次接受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新的 F-35 战斗机的交付。新机型 TR-3 采用了新的航空电子设备和软件,旨在提高F-35的机载通信和处理能力。同时由于对战斗机和雷达产品的需 求,推动洛克希德马丁2024Q2营收超出预期,公司上调了全年的营收和利润指引。公司2024Q2营收为181.22亿美元,同比增长8.6%,好于市场预期的 170.6 亿美元;净利润为 16.41 亿美元,略低于上年同期的 16.81 亿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为6.85 美元,好于市场预期的 6.46美元。

    2024 年,国际局势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多国军费在 2023年高基数的背景下依旧维持增长,未来全球军贸进口指标有望回升。同时,地缘政治冲突加剧,提高了全球各国的安全诉求,也加速了国际军贸市场的恢复,部分国家军费大概率将以军贸形式流向其他军事强国。同时,以俄乌冲突为主要代表的“代理人战争”或将进一步提升全球军贸需求。

    随着我国自身产品竞争优势的不断提升,之前国内产能倾向于解决内需的情况有望逐步改变,叠加部分国家的军贸出口萎缩导致其下游客户需求存在缺口、全球战争形态的演变等因素,我国军贸发展方兴未艾,短期内有望持续增长,在“十四五”末期由恢复式增长向内生式高速增长转变,武器装备发展重心向装备体系化与集团化方向发展。

    详细分析请见《军贸:内外兼修,左右逢源》。

    ② G60 组网在即,关注航天发射及卫星互联网赛道“千帆星座”计划即“G60 星链”计划首批组网卫星发射仪式预计将于8月5日在太原举行。事件催化下可能将持续带来卫星板块结构性的上涨机会,我们建议关注航天发射及卫星互联网赛道。

    航天发射:上半年我国航天发射热度不减,短期内民营火箭研制波动或进一步提高对航天发射环节重视程度。2024年上半年我国航天发射次数再创新高,达到 30 次,高于去年同期的 25 次。其中,我国民营火箭公司实现发射零失败;6月以来,天龙三号坠毁和双曲线一号发射失利,印证了航天工程是一项高风险与高收益交织并行的系统工程。短期内,可能会引起各企业研制进程和航天发射的节奏的阶段性放缓,中长期上,将提升社会各界对商业航天的整体认知,为商业航天投资筛选“耐心资本”,加速相关法规完善,加深各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卫星互联网:卫星通信市场有望短期迎来扩容,制造环节业绩有望在下半年及明年迎来兑现。我国传统三大通信运营商持续加大卫星通信产业布局,有望基于庞大用户量,更充分挖掘卫星通信为传统地面通信产业的赋能,加速卫星通信市场的短期扩容;伴随民营火箭企业布局卫星星座以及“G60”星座首批卫星发射计划的披露,我国低轨卫星 互联网正式建设进程有望迎来提速,低轨卫星互联网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将有望迎来兑现。二、从《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里看军工在本次二十届三中全会后披露的《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以下简称《公报》”)中,提及“有力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实施改革强军战略,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深化联合作战体系改革”等表述。从《公报》中,我们对军工行业变化有以下判断:①我国持续加大国防和军队建设支持力度。《公报》中提及“有力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而根据两会披露的2024年我国军费增速7.2%,继续位于2020年以来高点(2020年到2023年国防支出增速分别为6.6%、6.8%、7.1%、7.2%)。我国国防支持力度(军费增速与公共财政支出差值)持续加大,2022-2024 年分别为-1.3%、1.8%、3.4%。

    ② 国防和军队改革仍将持续深化,中长期支持军工行业健康持续性发展。《公报》中提及“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现实层面上确实对军工行业需求产生了短期扰动。但伴随着改革的深化,这种扰动的影响无论是在时间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有望逐步缩小,且逐步转化为维持行业中长期健康持续性发展的积极因素。

    ③ 2027年目标明确,军工行业需求无忧。《公报》中再提“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2027年国防建设目标的计划性,将对未来几年军工行业的需求形成明确约束和指引,也将进一步打消市场的关键疑虑,军工行业的需求无忧。

    ④ 武器装备将更加体系化、智能化、信息化。《公报》中提及“深化联合作战体系改革”,在智能化、信息化、体系化发展更符合现代战争的高“效费比”追求下,“十四五”后期乃至“十五五”时期,更加体系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武器装备有望逐步成为发展主线。

    三、2024Q2 军工行业持仓分析

    多家公募基金披露了2024Q2持仓情况,军工持仓比例较24Q1降幅趋缓,在“耐心”资本的加持下,全行业持仓规模排名保持稳定。另外,外资对于军工行业的持仓规模出现了一定波动,但关注重点仍为军工大市值权重股以及白马股。

    机构持仓分析:2024Q2 公募基金持仓规模降幅趋缓,在全行业排名与一季度持平。截至2024Q2,公募基金军工持仓规模为871.88亿元(环比下降0.34%),位列11/31,较2024Q1持平;军工持仓比例为3.62%(环比上升0.15pcts),超配0.24pets。其中,主动型基金持仓比例为2.85%(环比增加0.17pcts),被动型基金持仓比例为0.76%(环比下降0.02pcts)。

    外资持仓分析:外资军工持仓规模小幅波动,持仓占比 2.10%。

    截至2024年7月19日,军工行业外资持仓规模为281.44亿元(相比2024Q1下降0.30%),持仓占比2.10%6(相比2024Q1增加 0.02pcts)。

    2024Q2 公募基金和外资持仓前十中,共同持有中国船舶、中航沈飞、中航光电、航发动力、中国重工。

    四、2024年军工行业半年报业绩预告

    截至 7月 26日,共计 65 家企业公布 2024 年半年报业绩预告,其中37家业绩预减,整体来看,目前发布预告(快报)的上市公司净利润变化中位数下限为-35.58%。从2024Q2单季度数据来看,相较于Q1环比增速中位数为 19.69%。

    近期,军工板块还有以下几方面积极因素:

    ① 2024年中报业绩预告陆续披露,尽管中报同比净利润增速下滑明显,但二季度净利润增速环比已有所改善;② 华秦科技、大立科技、理工导航、广联航空、纳睿雷达、芯动联科、科德数控等披露签订重大合同;③ 苏试试验、钢研高纳、天微电子、广大特材、坤恒顺维、中简科技、三角防务、长盈通等进行回购或增持操作;④ 长盈通拟实施股权激励,授予的限制性股票的公司层面业绩考核目标,对应公司2024-2025年收入同比增速为43.18%与20.00%。

    当前,一方面,市场有着较为普遍的共识,随着五年计划尾声临近,《公报》再次提及要如期实现百年奋斗目标指引,军工行业需求的恢复应是时不我待。另一方面,市场又有着较为普遍的怀疑,从产业信息和数据仿佛看不到明显改善,人事调整和产品降价等压力又时不时撩拨投资者的神经。出于以上似乎矛盾的普遍共识和普遍怀疑,再加上市场风 险偏好处于低位,于是军工行业呈现出浓厚的观望情绪。

    投资者仿佛都在等待某个“发令枪”,一声令下即曙光乍现。然而,产业的波动变化往往是曲折渐进,产业趋势的形成大多是多因素共振,强烈共识的达成更是需要反复确认。观望和静待明朗或许是一种理性态度,但除此之外,依据常识判断、着眼长期趋势,未尝不是一种积极且长期正确的姿态。

    当前已经进入到“十四五”末期冲刺阶段,2024年下半年军工行业基本面有望迎来环比恢复。军工板块走势也将重新进入上行通道,直到实现2027年建军百年目标,站在当前时点,军工板块中长期性价比的配置机会尤为显著。

    另外,需要跟踪“十五五”规划情况,在新的作战形态变化要求之下,在武器装备研发生产流程重塑过程之中,在装备性能、装备价格、交付速度、产业链安全等多重约束之下,以及中国资本市场新生态之中,身处其中的军工企业,将不得不迎来产品、技术、管理、资本等方面一系列的调整。而在这种调整之中,我们也将能看到真正优秀的企业及企业家,以及随之而来的投资机会。

    详细分析请见本周周报正文及《飞雪迎春到——军工行业十问十答&2024年投资策略》。

    在中短期,我们认为可关注如下几个方面:

    1、以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赛道,有望成为军工行业基本面的新增长点,并随着政策催化、事件催化持续带来结构性的上涨机会;2、以军工央企下属上市公司为代表的权重股,在市值管理、提质增效等方面的进展,且议价能力较强,有望在板块修复行情中优先受益;3、存在以军贸作为其第二增长曲线的相关上市公司。近期,包括尼日利亚、沙特阿拉伯等国外长或国防大臣来访我国,均提及在国防领域加强合作,以军贸业务作为第二增长曲线的相关上市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投资建议

    军工行业依然处于景气大周期,当前是大周期中的小周期; 2024年军工行业需求回暖、业绩复苏,随之而来,当前或将成为阶段性低点,“十四五”军工行业的走势将呈现前高中低后高的“V 字型”;关注无人装备、卫星互联网、电子对抗等新质新域的投资机会;关注民机、低空经济、军贸、信息安全、商业航天等军民结合领域的“大军工”投资机会;关注军工行业并购潮下和市值管理要求下的投资机会。

    军机等航空装备产业链:

    战斗机、运输机、直升机、无人机、发动机产业链相关标的,航发动力(发动机)、应流股份(叶片)、航天电子、航天彩虹(无人机)、中复神鹰等。

    航天装备(弹、星、链等)产业链:

    航天电器(连接器)、天奥电子(时频器件)、北方导航(导航控制和弹药信息化)、成都华微(模拟芯片)、航天智装(星载IC)、国博电子(星载TR)、中国卫通(高轨卫星互联网)、海格通信(通信终端)、航天环宇(地面基础设施)、振芯科技、海格通信(北斗芯片及应用)、中科星图(卫星遥感应用)。船舶产业链:

    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信息化+国产替代:

    成都华微、振华风光(特种芯片);国博电子(TR 组件);智明达(嵌入式计算机);上海瀚讯(通信)。

    军工材料:

    光威复材、中复神鹰(碳纤维复合材料);航材股份、钢研高纳、图南股份(高温合金);西部超导、宝钛股份(钛合金);铂力特(增材制造);华秦科技(隐身材料)。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