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策略观点:布局设备更新与红利扩散
大类资产配置:1)美国消费者收支“入不敷出”的现象可能成为下半年美国经济的压力所在,美国年内降息可期,但美元仍倾向强势,从美债和美元同源可以作为韧性佐证。2)通胀、就业和汇率是日本加息、日元升值短期内的三重激励,日本央行上半年的“鸽派加息”与美联储宽松政策倾向的结合,短期内难以显著改善美元兑日元套息交易(carry trade)难题。3)降息交易带来金价短期反复横跳,短期并不是最佳配置窗口,全球央行购金的定价行为才是金价长期制胜的锚。4)整体来讲美债胜率强于美股,美股比日本短期内性价比稍高,不过美股结构上后续更侧重中小盘,日元汇率窗口期过后日元贬值方向利好日股,日股主打海外消费降级的餐饮消费品+本土受益于贬值促销量的高端消费品。
7月复盘:寻底仍在持续。1)7月市场先后出现两波调整,大盘价值相对占优,价值整体优于成长,大盘整体优于小盘;2)截至7月26日,31个一级行业仅5个上涨,军工、非银领涨一级行业;3)赚钱效应仍不佳,但相对6月边际改善,成交额持续缩量,外资流出;4)七月下旬再度开启高低切。
A股大势:寻底到磨底,悲观情绪进一步出清。1)分母端,低估值有望提振风偏。剔除PB异常值样本后,当前绝对估值水平仅高于2008年11月、2012年2月和2024年2月,但估值位于滚动三年5%以下分位数的个股占比显著高于今年2月底部。2)分子端,营收利润率边际改善,补库趋势有望延续。
2024年1-6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稳中有升,营业收入利润率的季节性回升是6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转好的重要原因。工业企业延续补库趋势,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速较上月进一步提升1.1pct,1-6月累计同比增速4.7%,工业企业杠杆率提升,但从扩张速度自身的季节性特征看,弱于往年同期,国央企仍具备扩杠杆空间。
关于设备更新与消费换新:1+N体系形成,核心受益方向包括机械、船舶、汽车、家电,高端制造业胜率存在提升空间。投放方向看,3000亿左右资金包含三个部分:1)1480亿超长期特别国债大规模设备更新专项资金用于“优化设备更新项目支持方式”与“老旧船舶报废更新”;2)1500亿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农机、营运类柴油车、个人消费者低排放标准车辆与老旧新能源车、新能源公交车与动力电池、家电以旧换新、地方提升消费换新能力6个领域;3)275亿中央财政资金用于废弃电器与电子产品回收。核心受益行业包括涉及多细分领域的机械(通用&专用设备)、终端需求侧有拉动的汽车(乘用车、商用车)、资金来源确定性高且补贴力度大的船舶、政策驱动营收稳健增长的家电。
关于红利资产:自下而上甄选“红利+”资产。1)红利内部出现分化,低波类策略稳健,融入质量因子的策略7月大幅跑输,煤炭本轮调整较为显著背后的核心原因在于股息率触及近三年30%分位数以下,且受未来业绩影响,前向股息率较当前吸引力不强;2)红利从普涨到分化背后是增量资金的缺位,ETF战略加仓强度不及2月中,银行、煤炭行业北向资金各自净流出20亿左右,但ETF份额仍在稳健提升,长期配置逻辑相对坚实。参考美日机构化、被动化权重抬升,维持“红利为基”底仓判断;3)机构配置拥挤度视角下,传统红利资产仍有长期增配空间,具备分红提升逻辑的企业(大众品、纺服等)筹码结构边际改善;4)自下而上甄选红利资产,公用事业、AH股息率溢价视角下甄选银行、港股央企红利、大消费领域中有ROE支撑、现金流和未分配利润改善的个股。
风险提示:海外货币政策节奏和幅度的不确定性;海外局部地缘冲突风险;文中列举的个股仅作为复盘梳理,不作为投资推荐的依据。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