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业周报:仍需期待收储等超常规政策
本周市场回顾。第30 周房地产板块指数强于沪深300 指数,强于创业板指。房地产板块较沪深300 指数相对收益为+1.0%。沪深300 指数报收3409.29,周度涨幅为-3.7%;创业板指数报收1659.53,周度涨幅-3.8%;房地产指数(申万)报收1727.17,周度涨幅为-2.7%。
全国政策方面。7 月22 日,住建部明确推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各项改革,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7 月26 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城中村改造国土空间规划政策指引》。地方政策方面。香港房屋局、广东省住建厅发布政策推动住房供应改善。
苏州调整2024 年度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惠州下调二手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襄阳调整商转公贷款政策。江苏江阴推广“旧房收购”。
本周新房销量较第29 周增加,二手房销售量较第29 周增加。第30 周44 大城市新房销售为1.7 万套,较第29 周增加6.7%;21 大城市二手房销售1.9 万套,较第29周增加0.2%。一线城市新、二手房交易较第29 周分别减少5.4%、减少5.1%;二线城市新房、二手房交易较第29 周分别增加10.0%、增加4.3%。库存量较第29 周增加,库销比较第29 周增加。截至第30 周,18 大城市库存为95.4 万套,较第29周增加8.1 万套;库销比为21.3 个月,较第29 周增加2.1 个月。本周土地市场活跃度较第29 周上升。第30 周36 大城市市本级合计成交土地94 块。土地出让金增加。2024 年第30 周36 大城市市本级土地出让金为686.2 亿元,较第29 周增加642.9 亿元。平均溢价率上升。2024 年第30 周36 大城市市本级土地成交平均溢价率3.1%,较第29 周上升2.4%。第30 周36 大城市流拍或中止、取消及延迟交易的地块数量为97 块。
重点公司公告。上海临港、中国中铁、保利发展、上实发展等公司发布2023年分红情况。招商蛇口、金地集团、福星股份等公司为子公司提供贷款担保。
常规政策效果持续性不强,仍需期待收储等超常规政策。5 月17 日,央行发布多项支持房地产的金融举措,包括降低最低首付比例、取消房贷利率政策下限、以及调降公积金贷款利率等,全国大多城市已相继跟进落实。一线城市中,5.27 上海出台“沪九条”,全面优化楼市限购、信贷政策。限购政策放松方面,上海此次放松力度是一线城市中最大的,相较北京限购政策仍区分五环内外,以及深圳仍区分核心/非核心区,上海此次放松无差异辐射全市,具体政策包括允许二孩及以上的多子女家庭增购1 套住房;非沪籍居民购房所需缴纳社保或个税年限“五改三”;非沪籍单身人士购房区域扩大至外环内二手住房等调整,释放出了大量的购房名额。从市场反馈来看,4 月、5 月上海商品房成交量分别为9476、8326 套,5.27“沪九条”后,6 月上海商品房成交量提升至10549 套,环比增长27%,7 月(截至7 月28日)成交量回落至9044 套。二手房方面,上海4、5 月二手房成交量分别为16234套、17099 套,6 月成交量提升至23906 套,而7 月(截至7 月28 日)成交量降至17738 套,上海新房及二手房市场进入7 月后逐渐冷静下来。以需求端政策松绑力度较大的上海来映射整体新政效果的持续性,我们认为该类常规政策短期内有所成效,中长期来看,政策效果持续性或更多由居民收入预期以及房价预期决定,而真正解决问题仍需依靠中央财政出资,实施超常规政策,包括援助开发商主体信用、收储、兜底烂尾楼、为法拍平台提供流动性支持,以及援助断供居民。其中收储方面,5月17日央行拟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支持地方国企收购存量房,6 月12 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工作推进会,部署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推进落地工作,后续持续关注再贷款落地进度、地方国企平台申请情况及具体收购方案等。
风险提示:地产逆周期政策不及预期。销售大幅下滑。房企信用风险加剧。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