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利策略跟踪周报:政策利好不断积累 市场情绪有望逐步转暖
一、市场结构:政策持续发力,市场有望进入相对乐观的新阶段
最新一周(2024.07.22-2024.07.26)市场整体调整为主,其中万得全A下跌2.74%。内部主要三中全会闭幕,市场可能认为对会议的利好预期已经得以兑现;外部则因为美国大选出现持续摇摆,不确定性导致海外市场普遍调整,对A股形成一定的负面拖累。
上周我们提出经济数据仍是影响当下市场最重要的因素,尽管当前经济数据依旧偏弱,但是政策利好也不断在积累。比如7月22日央行宣布将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由1.80%调降为1.70%、将一年期和五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分别下调10个基点至3.35%和3.85%,进一步加强逆周期调节,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7月25日,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我们认为,随着财政及货币政策持续发力,有助于改善市场对经济复苏的预期,市场情绪也有望逐步转暖,推动市场进入相对乐观的新阶段。
最新一周中证红利指数下跌2.63%,我们认为主要受到市场整体环境影响,考虑短期市场有望逐步转弱,另外中期看无风险利率下行的趋势并没改变,我们重申高股息驱动的红利投资逻辑没有改变,调整过后将带来更好的投资价值。
二、股息率: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5.05%仍有优势
最新一周(2024.07.22-2024.07.26)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近12个月)小幅回落至5.05%,近期整体波动较大,主要因为2023年年报分红派息相继落地,统计数据存在时间差异所致,但是我们认为市场现金分红水平提升的大趋势不变。
另外从高股息的逻辑看红利股的机会,配置价值依旧凸显。历史数据看,当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高于4%的时候,通常都是较好的机会区,目前数值依然显著高于4%的水平。
三、股债收益率对比: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出近期新低
7月22日央行宣布将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由1.80%调降为1.70%、将一年期和五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分别下调10个基点至3.35%和3.85%,受此影响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跟随走低,截止7月26日,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18%,创出近期新低。我们一直强调,长期看市场利率水平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情况,在经济数据整体偏弱的背景下,以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市场无风险利率下行的趋势依旧较为确定。
美国6月CPI同比上涨3%,较前值3.3%进一步下滑,环比下降0.1%,为2020年5月以来首次转负;6月核心CPI同比上涨3.3%,为2021年4月以来的新低,且低于预期和前值,环比上涨0.1%,为自2021年8月以来的最小涨幅。意味着美联储降息的预期进一步增强,同样有利于国内无风险利率的下行。
历史看,中证红利股息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于1.5的时候,中证红利指数通常处于较好的机会区,小于1的时候通常风险更大。截止7月26日,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32倍,依旧显著高于1.5倍的水平。
四、交易拥挤度:成交额开始出现放量修复
最新一周(2024.07.22-2024.07.26)中证红利指数日均成交额约为352亿元,相较上周的326亿元小幅放量。
中证红利成交额/万得全A成交额最新一周的均值约为5.57%,相较上周的4.96%同样出现明显改善,考虑到近期市场整体成交以缩量为主,说明红利风格的成交情况已经率先开始出现放量修复。
四、交易拥挤度:换手率如期出现向上修复
最新一周(2024.07.22-2024.07.26)中证红利指数日均换手率约0.26%,相较于上周的0.23%同步出现放量修复。
从中证红利换手率/万得全A换手率来看,超过30%以上可视为短期交易过热的预警信号,低于历史均值达到一定幅度可视为交易热度需要修复的信号。在连续5周低于历史均值之后,最新一周均值向上修复至19.73%,接近历史均值19.81%的水平。伴随交易热度的修复,我们认为有利于红利风格交易价格的修复企稳。
五、估值:PE及PB的绝对值及相对估值分位数仍有比较优势
截止7月26日,中证红利指数PE(TTM)为7.09倍,对比上证50为10.26倍、沪深300为11.64倍、万得全A为15.78倍;从PE分位点看处于过去10年约34.90%的分位数水平。
截止7月26日,中证红利指数PB约为0.75倍,对比上证50为1.13倍、沪深300为1.26倍、万得全A为1.37倍;从PB分位点看处于过去10年约25.69%的分位数水平,距离历史中位数1.02的空间依旧较大。
从估值角度看,从横向与其他指数对比,以及纵向与历史对比,中证红利指数目前仍然具有比较优势。
六、总结及风险提示
总结:
最新一周(2024.07.22-2024.07.26)市场整体调整为主,内部主要三中全会闭幕,市场可能认为对会议的利好预期已经得以兑现;外部则因为美国大选出现持续摇摆,不确定性导致海外市场普遍调整,对A股形成一定的负面拖累。上周我们提出经济数据仍是影响当下市场最重要的因素,尽管当前经济数据依旧偏弱,但是政策利好也不断在积累。比如7月22日央行宣布降息,7月25日发改委及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我们认为,随着财政及货币政策持续发力,有助于改善市场对经济复苏的预期,市场情绪也有望逐步转暖,推动市场进入相对乐观的新阶段。
中证红利指数最新股息率(近12个月)小幅回落至5.05%,历史数据看,当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高于4%的时候,通常都是较好的机会区,目前数值依然显著高于4%的水平。截止7月26日,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18%,创出近期新低。截止7月26日,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32倍,依旧显著高于1.5倍的水平。
从高股息的逻辑看红利股的机会,配置价值依旧凸显。
最新一周中证红利指数日均成交额约为352亿元,相较上周的326亿元小幅放量;在连续5周低于历史均值之后,最新一周均值向上修复至19.73%,接近历史均值19.81%的水平。伴随交易热度的修复,我们认为有利于红利风格交易价格的修复企稳。
最新一周中证红利指数下跌2.63%,我们认为主要受到市场整体环境影响,考虑短期市场有望逐步转弱,另外中期看无风险利率下行的趋势并没改变,我们重申高股息驱动的红利投资逻辑没有改变,调整过后将带来更好的投资价值。
风险提示:
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若后续地产销售持续低迷、投资等数据难以恢复增长,导致经济复苏的态势显著低于市场预期,可能会影响市场整体风险偏好,进而带来指数承压的风险。
海外美联储宽松节奏不及预期的风险。如果美国经济持续保持韧性,就业数据、消费数据等经济数据表现持续超预期,则可能打乱美联储降息的预期,进而可能导致全球流动性宽松不及预期,带来国内权益市场承压的风险。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的风险及其它风险。2024年为全球大选年,选举结果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存在加剧全球地缘政治动荡的风险;以及其它可能的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