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期国内经济展望:“稳”依然是主旋律

郭瑞/张治 2024-07-30 18:30:31
机构研报 2024-07-30 18:30:31 阅读

  投资要点:

      2024 年二季度国内经济特征:量稳,价延续修复? 2024 年上半年,国内经济量稳价弱的现象持续存在,尤其是价格走势不及预期,根源在于供给扩张快于需求恢复。节奏上,一季度量价背离特征比较明显,二季度这一现象有所收敛。

      二季度经济的总体表现是量大致稳定,价格延续修复。维持二季度总需求韧性的主要力量依然是出口和政策支撑项(如基建、高技术制造业投资、设备更新相关投资等),地产投资下滑是主要拖累。价格跌幅收窄的主要原因,一是由全球定价的石油、有色价格继续上涨;二是部分工业品国内供需关系略有改善。

      领先指标显示经济尚待企稳

      第一,本轮M1 同比增速于2022 年三季度至2023 年一季度触顶,截止目前呈趋势性回落态势。政策节奏偏慢、实体经济活力不足是主要原因。往后看,M1 企稳不仅需要融资端平稳,还需要市场主体加快支出进度。

      第二,历史经验看,经济动能指数对经济具有领先性,而目前产成品库存增速相对于需求增速仍偏高。

      第三,价格改善的拐点是供需关系的改善,产能利用状况决定价格改善的弹性和持续性。目前看,生产增速相较于需求增速偏快的状态没有明显改善;上半年工业产能利用率处于低位,意味着这一轮价格修复力度较为有限。

      中期国内经济展望:“稳”依然是主旋律

      展望下半年,名义增速大概率持续修复但幅度有限。总需求层面,广义财政支出节奏加快和外需韧性是主要的有利因素;国内加快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或带来阶段性支撑;但二季度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放缓、物价预期偏弱、消费边际放缓等,显示内生动能可能仍在减速,对稳增长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 月广谱性降息或对需求有短期推动,但实际利率可能依然处于偏高位置(主要原因是三季度物价降幅收窄大概率放缓),居民及企业融资意愿改善尚需时日。供给层面看,上半年产销率、产能利用率处于低位,工业投资呈中高速增长,稳就业要求决定了这一轮供给端调整较为柔性,对驱动物价回升的作用较为有限。短期看,制造业生产增速相较于需求增速偏快的状态也未明显改善。政策层面看,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政策有进一步加码空间。

      风险提示:逆全球化思潮下,欧美对我国贸易政策进一步收紧的风险;政策风险;房地产行业持续调整的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