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专题研究:核电电价市场化比例提升利好运营商
核电电价可以分为以下四个主要发展阶段
1993~2013 年:一厂一价模式,主要按照“成本加成”方式定价。2013~2015 年:
启动核电标杆电价模式。上网电价采用所在地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和0.43 元/kWh 核电标杆上网电价的较低值。2015~2019 年:核电市场化开始加速。2019~至今:“核准价+市场价”构成核电电价主体。
核电定价与所在省份、机组情况有关
核电的市场定价呈现出如下特点:1)核电电价水平与其他电源定价、电力供需状况有关。2)不同省份参与市场化交易情况不同,如江苏、福建、广西核电机组参与市场化交易比例较高;3)不同省份市场化交易电量的价格也存在较大差异,相同省份的不同机组也存在差异。
电量市场化比例提升后核电电价具备弹性
2015 年9 号文后,“市场化”比例逐步提升,2023 年市场化电量占比已达61.4%,核电上网电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计划电量上网电价,另一部分是市场电量上网电价。核电计划电价方面一般低于当地煤电基准电价,市场化交易部分电价则通过集中竞价、双边协商等交易,更具备向上电价弹性。
各省核电市场化政策各异
江苏:江苏核电可参与电力中长期交易,2021-2024 年核电参与市场化电量的规模由180 亿kWh 提升到2024 年270 亿kWh 左右。浙江:2024 年秦山一期、三门核电转为保障性机组。广东:岭澳核电和阳江核电全部机组进入市场,直接参与市场交易,电价方面设置超额回收机制。福建:2023 年-2024 年由434 亿kWh 提升至640亿kWh,市场化交易规模不断提升。
投资建议:关注受益电价弹性的核电运营商
核电上网电价,大部分为计划电量上网电价,电价稳定确保运营商整体业绩,少部分是市场电量上网电价,受电力市场供需影响,但市场结算价格相对稳定。随着电力市场化加速推进,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提升,市场化进展较快为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电力供需紧张省份,核电市场化比例提升后,电价有望具备向上弹性,推荐中国核电、中国广核。
风险提示:核电机组建设不及预期;电力市场化交易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