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政治局会议解读:学习政治局会议的五点心得
每年以经济为主题的政治局会议中,7 月召开的这次可能是关注度最高的。
根据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为下半年政策定调。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7 月召开了第二十届三中全会,全会对下半年的经济工作做了部署,强调“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因此,市场对7 月政治局会议的基调已有所预期。
从通稿看,会议对下半年的稳增长工作定调积极,总体符合市场预期,也有些新提法。具体来看,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第一,对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有些新提法。会议指出,当前外部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运行出现分化,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政治局会议层面看,“经济运行出现分化”和“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应该都是新提法。
最近几年国内对“K”型复苏讨论得比较多,这在生产和需求、内需和外需、低端消费和高端消费、工业消费品和服务消费等之间的分化上都有体现。政治局会议首提“经济运行出现分化”,未来在总量政策之外,可能会通过更聚焦的结构性政策,来缩小各种分化。
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体现在以房地产和基建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增长动能走弱,但符合经济转型方向的新动能,尚不足以对冲传统增长动能放缓对经济的拖累。此外,新动能还面临产能充裕和价格战的问题,典型的是“新三样”。
本次政治局会议认为这些是发展中、转型中的问题,也做了相应部署。比如扩大国内需求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这和以往的偏重投资有所不同;再比如强调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这对于新经济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后续关注相关政策如何部署和落实。
第二,对下半年的经济工作定调非常积极。通稿中有多处涉及到下半年的经济工作基调,包括“下半年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很重”、“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深入挖掘内需潜力…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要以改革为动力促进稳增长、调结构和防风险”、“宏观政策要持续加力、更加给力”等。
今年上半年GDP 同比增长5.0%,其中二季度同比增长4.7%,从高频数据看7 月经济增长动能有放缓之势。考虑到基数原因,仅靠内生的增长动能,全年实现5.0%左右的GDP 增速目标有一定难度。这是第二十届三中全会和本次政治局会议对下半年的稳增长工作定调积极,以及上周国内超预期降息和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对接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背景。
第三,预计财政政策是下半年稳增长的重点。今年上半年财政支出比较保守,公共财政和政府性基金两本账支出合计同比-2.8%。本次会议强调要“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预计专项债的发行和使用将提速。
考虑到2024 年公共财政和政府性基金两本账的实际收入可能低于预算规模,以及一部分新增专项债额度用于缓解存量债务,测算显示下半年公共财政和政府性基金两本账的支出同比在1.7%左右,较上半年提升约4.5 个百分点。
具体投向上,除了已安排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用于大宗消费品以旧换新外,是否会有增量财政资金向消费领域倾斜有待观察。本次会议强调,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不过具体的促消费政策部署,总体偏长效机制。第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在部署“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部分,强调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我们认为财政支出从投资向公共消费适度转移可能是个长期的过程。
第四,短期降准可期,稳汇率依然重要。会议指出,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会议强调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2023 年8 月,到上周降息前,国内逆回购利率和MLF 利率维持不变,汇率端的压力是主要掣肘。之前普遍预期认为中国降息大概率在9 月美联储降息之后,但上周国内主要政策利率均已下调。
结合本次会议对货币政策的定调来看,所释放的信号:一是货币政策的目标组合中,赋予国内稳增长更高权重,降准降息都有空间,短期降准的概率上升;二是从稳定以美元计价的中美两国GDP 比例看,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依然很重要,预计会继续通过逆周期调节因子等来保持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第五,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房地产方面,值得关注的变化,一是要落实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新政策。重点可能是用好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截至2024 年6 月末,3000 亿元的额度只用了121 亿;二是积极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517 新政带来的阶段性购房需求释放后,7 月商品房销售再度转弱,地方政府适当加大收储力度,可能是房地产行业走向良性循环的重要路径。关注后续是否会有增量政策出台,来解决实际收储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
地方债务风险方面,要求完善和落实地方一揽子化债方案。未来可能的方向,包括重点化债地区以省为单位调整为以市为单位、化债和其它政策协同以缓解对经济的冲击等。
风险提示:国内外政策变动,对政策理解存在偏差,地缘冲突升级。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