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简评:稳增长表述积极 政策加力可期

刘雅坤/周欣洋 2024-07-31 13:30:29
机构研报 2024-07-31 13:30:29 阅读

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前期回顾和当下形势判断:会议肯定了今年以来的经济工作,表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延续回升向好态势,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同时也明确了目前我国面临的挑战,“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运行出现分化,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对于下半年经济主要是在改革中谋求新发展,“要以改革为动力促进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及时推出一批条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改革举措”,并提出“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当前中央对于经济回升的决心仍坚定,下半年政策发力下全年 GDP增长 5%目标达成可期。

    各个方向政策如何定调?

    积极的财政政策,政府债供给将进入高峰期:木次针对政府债再提“要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更大力度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大宗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较慢,但三中全会要求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叠加7月用作债务置换的“特殊新增债”加速发行,后续将助力新增专项债发行加速;近日财政部也下达安排30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与本次会议内容相呼应,预计对全年固投和消费拉动分别约在1.3-1.8%和0.25%。

    稳健的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加强下货币宽松仍未结束:本次会议延续“稳健”货币政策,但对整体宏观政策要求“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要加强逆周期调节…加快全面落实已确定的政策举措,及早储备并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举措”,“要切实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形成各方面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结合近期央行利率操作数箭并发连续多品种降息,预计在逆周期调节加强下,后续财政、货币增量工具均可期,降准降息概率仍大,关注美联储开启降息后外部制约收敛的可能及央行对于货币政策框架的调整和政策利率走廊收窄的后续操作。

    聚焦积极促消费来实现扩需求:本次会议仍将扩大国内需求放在重要位置,但主要聚焦在提振消费,表示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要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要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增强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和意愿,把服务消费作为消费扩容升级的重要抓手,支持文旅、养老、育幼、家政等消费”,意味着后续政策发力点会着重于各种消费场景上增强消费意愿,同时支持消费层级下沉,提振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把服务消费摆在更重要的抓手位置,仍然旨在以人为本、以需求为导向多方位释放消费潜力。

    壮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会议延续要求“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要大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将科技发展、培育新兴产业放在首要位置,另一方面也强调对传统旧经济动能的升级赋能;此外会议特别提及要“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后续政策可能会向支持高成长型和高估值企业倾斜。

    持续防风险,从存量和增量入手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本次会议对房地产再提“保交房”,延续“坚持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表态,首提“积极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预计后续收储有可能加速落地,但更多增量宽松政策可能有限,仍需继续观察数据的改善情况;此外,会议延续三中全会防风险要求,“要完善和落实地方一揽子化债方案,创造条件加快化解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预计使用新增专项债行使特殊再融资功能的规模将扩大,全年或超万亿。债市影响几何?会议后债市或小幅波动,但扰动有限。本次会议或对债市有小幅扰动,但短期内基本面快速修复对债市形成趋势逆转可能有限。短期关注促内需接续政策推进对债市情绪影响,中期专项债发行加速,年内政府债供给高峰将至,叠加央行未米借债实债实操可能落地,资金面或会构成潜在压力。但由于本轮货币宽松仍未结束,宽松导向下资金面大幅收紧也概率不高,利率仍在下行通道,但由于当前十债已在绝对低位2.16%,也需警惕一定的低位快速回调风险。另外,历史经验看,7月会后 10 个交易日内国债收益率下行概率更高。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