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视角:环比走势延续

张继强/吴靖/吴宇航 2024-07-31 19:00:33
机构研报 2024-07-31 19:00:33 阅读

  事件

      中国7 月官方制造业PMI 49.4,预期49.3,前值49.5。

      中国7 月非制造业PMI 50.2,预期50.3,前值50.5。

      (本文市场预期均指Wind 一致预期)

      点评

      1、7 月PMI 49.4%,较前值有所下滑。7 月是传统淡季,继续延续Q2 的环比回落走势。供应商配送时间(较前值降低)存在反向拉动,从业人员分项季节性上行,供需的回落幅度大于整体读数。

      2、整体来看,7 月基本面仍在延续Q2 的环比走势,与高频数据反映基本一致。需求端看,经济循环对政府、居民和企业支出的影响有所强化,服务业和建筑业PMI 延续回落;供给端看,上半年不算弱的制造业生产活动开始受到需求不足的牵引,量价均有待强化。为了实现全年增速目标,政策进一步发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有所提高。

      3、从积极因素和扰动因素来看,积极的因素有:一是,政治局会议提到“加快全面落实已确定的政策举措”,政策“落实”进度较为关键,关注前期偏慢的专项债和特别国债的发行和落地使用速度,存量商品房收储进度能否加快等;此外,会议还提出“及早储备并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举措”。二是,政治局会议提到“统筹为基层减负和赋能”,关注能否提高地方政府积极性。三是,当前库存水平不算高,可能存在季节性补库的力量。而扰动的因素则是内部地产、地方政府财力、价格等循环反馈,以及外部的地缘因素等。目前看来向上力量更偏外生和暂时性,力度可能受到“战略定力”的制约;而扰动因素可能更偏趋势性,基本面逻辑并未改变,经济在趋势上有待政策进一步强化,在读数上仍是波浪式运行+结构分化的特征。

      4、市场启示

      7 月PMI 数据反映经济环比走势仍在延续,政策进一步发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有所提高。政治局会议态度积极,在供需调节等方面有一些政策思路的转变,短期关注“已确定的政策”的“落实”、“增量政策”的“储备”和“适时推出”、以及消费端作为“着力点”后的政策进展,可能推动经济呈现出一段时间的阶段性企稳;但“战略定力”对政策力度仍有制约,基本面的趋势逻辑并未改变,弹性和持续性仍可博弈。

      对于债市而言,目前惯性和配置力量更胜一筹,且后续的基本面趋势、存贷款下行、机构资产荒等均支持利率下行。

      短期的政策落地推进、央行卖债风险等可能有小幅扰动但风险不大,主要的风险是大规模财政刺激、理财等机构行为,目前看概率不高,调整仍是机会。股市方面,稳增长和调供需的思路对长期盈利预期等偏有利,但具体政策还有待明确,现实仍有待跟进。

      供需延续回落

      7 月生产指数50.1%,回落0.5 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49.3%,回落0.2 个百分点,供需均有所回落。考虑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的反向拉动以及就业人员的季节性上升,供需的回落幅度高于整体读数。7 月原材料库存指数47.8%,较6月上升0.2 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指数47.8%,回落0.5 个百分点,当月制造业处于主动去库存状态。

      从几个供需指标来看,“新订单-产成品库存”反映的经济动能指数小幅回升0.3 个百分点,“新订单-生产”、以及我们计算的供需缺口指标均有一定程度收窄,但主因生产和库存回落幅度更大,反映需求不足开始对生产形成牵引,上半年不算弱的供给可能开始向需求端回归,价格延续下跌,增长环比仍有待强化。

      分规模看,大型企业PMI 为50.5%,比上月上升0.4 个百分点;中、小型企业PMI 分别为49.4%和46.7%,比上月下降0.4 和0.7 个百分点。逻辑上,大型企业和投资端关联更大,而中小企业和消费与出口关系更大一些,可能对应当前非地产投资偏强、消费偏弱、出口预期有扰动的状态。

      行业大类,整体较上月呈现回落,设备领跑大类行业。细分行业,本月绝对值最高的4 个行业为电气机械、计算机、铁路船舶、造纸;环比最好的3 个行业为专用、造纸、服装,多数行业环比有所降低;从三月均同比看,最好的3 个行业为饮料、通用、石油炼焦。

      整体来看,7 月制造业仍在延续Q2 的环比回落趋势,与高频数据反映基本一致,且生产端开始受到需求不足的牵引,量价均有回落,政策进一步发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有所提高。

      进出口指数变化不大

      7 月新出口订单指数48.5%,较上月小幅上升0.2 个百分点;进口指数47%,较上月回升0.1pct。进出口指数变化不大,水位上新出口订单基本在长期均值水平附近,积极和扰动因素并存,而进口反映内需还有待强化。往前看,预计出口读数短期还有一定韧性,一是美国金融条件的领先性,全球制造业周期可能在顶部震荡一段时间;二是,关税摩擦短期可以通过转口、出海等方式规避,且可能带来一定的赶出口效应,在6 月出口数据中已有体现;三是,价格还有一定的回升空间。前瞻指标上,韩国7 月前20 日出口同比增长18.8%。但预期层面出口需要提供更多向上的增量信息,地缘因素对于预期和企业利润的影响仍有体现,此外,美国大选、关税等外需影响因素也将对经济形成扰动。

      前后端价格延续回落

      7 月原材料价格指数49.9%,回落0.5pct;出厂价格回落1.6 个百分点至46.3%,前后端价格水平连续两个月回落,通胀数据的修复可能也有所反复。结合基数效应和商务部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我们推测7 月PPI 同比可能回落至-1.2%。

      结合高频来看,建筑业呈现供需偏弱格局,资金到位偏慢、不利天气、开工情绪较弱与新投标项目释放不足等对投资下游需求释放有制约,叠加三中全会与政治局会议并无超预期的刺激投资政策,市场情绪偏弱,螺纹钢与铁矿价格下行明显,水泥价格受成本端支撑,整体呈现震荡偏弱的格局。市场对美国经济放缓的预期有所升温,叠加中国原油进口需求的下滑,原油价格整体承压,供给端影响更大,地缘溢价回落、OPEC+增产计划与美国页岩油产量的快速增长皆利空油价,叠加“特朗普交易”等情绪扰动,原油价格下滑明显。整体来看,价格环比的强化需要看到更多的政策配合和现实跟进,不高估由于基数效应和猪肉等少量因素带来的价格弹性。

      暑期出行对消费性服务业有所带动

      7 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较上月下行0.2pct。暑期出行对消费性服务业有所带动,航运业、住宿业、批发业、道路运输业指数分别为65.6%/50.9%/50.9%/52.3%,较上月+9.1pct/+6.6pct/+3.3pct/+2.7pct;邮政业、电信广播与互联网景气度维持在扩张区间,分别为56.3%/61.1%/53.8%,较上月+0.6pct/-0.4pct/+0.1pct。水上运输指数上行7.9pct至53.9%,南方降雨充沛利好水运,基数效应也有影响。但整体服务业PMI 有所下降,反映广谱性的服务业活动可能仍有回落,如统计局提到,“零售、资本市场服务、房地产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低于47.0%,景气度偏弱”。

      土建房建均有回落

      7 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51.2%,较上月回落1.1pct。其中,土木建筑业指数回落1pct 至55.2%、房屋建筑业回落2.5个百分点至49.6%、建筑安装回升3.4pct 至47.4%。地产投资仍有惯性,新开工下滑的影响在施工端和竣工端得到体现,基建实物量进度偏慢,可能反映资金投放暂缓和项目推进速度。

      向前看,基建方面,三中全会和政治局会议均提到要“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政治局会议强调“为基层减负和赋能”、“激励担当作为,有更多精力抓落实”,后续的政策落实较为关键,还需评估广义财政力度、项目等方面的制约,资金支出和实物工作量可能仍有分化。地产方面,7 月一线城市二手房成交环比下滑、同比维持一定热度,整体淡季成色不差,但市场对地产修复的持续性和传导性仍存在担忧,堵点在需求端的房价预期,以及供给端的房企负债最小化行为,目前看惯性的逆转需要更强的政策力度。

      风险提示:地产需求超预期回落,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