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行业点评:24H1我国光伏行业发展如何?
投资要点:
事件:2024 年7 月25 日,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承办的“光伏行业2024 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在浙江温州成功举办。其中在“2024 年光伏行业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报告中对我国上半年光伏行业发展做了回顾总结。
光伏行业十余年跨越式发展,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根据CPIA,我国光伏行业近十余年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主流电池效率从2013 年末的17.9%提升至2023 年末的25%,提升幅度达40%;累计装机从2013 年末的28.07GW 提升至2023 年末的608.9GW,提升幅度达22 倍;光伏发电量从2013 年末的250 亿千瓦时提升至2023 年末的5833 亿千瓦时,提升幅度达23 倍;2013 年末度电补贴为0.42 元/KWh,而2023 年末实现平价上网;2013 年主环节人均产出率低,而2023 年主环节均提升3 倍以上;2013 年末户用光伏基本为零,2023 年末累计装机达到115.8GW。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光伏行业正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24 年H1 我国光伏产业制造端规模扩大,出口量增,但受产业链价格下降等影响,产值下降,出口额降低。根据CPIA,2024 年上半年我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超32%,其中,2024 年H1 多晶硅产量约106 万吨,同比增长60.6%,硅片产量约402GW,同比增长约58.9%,电池片产量约310GW,同比增长约37.8%,组件产量约271GW,同比增长约32.2%。国内应用端2024 年上半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102.48GW,同比增长30.7%。出口量方面,2024 年上半年硅片、电池、组件出口量分别同比增长34.5%、32.1%、19.7%。但产业链价格方面,多晶硅、硅片价格下降超40%,电池片、组件价格下滑超15%。受产业链价格下降等影响,2024H1 国内光伏制造端(不含逆变器)产值约5386 亿元,同比下降36.5%,我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硅片、电池、组件)约186.7 亿美元,同比下降35.4%。
制造端技术向降本增效稳步推进。根据CPIA,当前光伏行业LECO/LIF 技术逐步取代激光SE,成为TOPCon 产能标配;少银化、无银化技术方面,银包铜、铜电镀等技术进一步推广;在电池、组件端SMBB/0BB 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电池产品方面多家企业推出BC 电池产品,钙钛矿实验室效率进一步提升,而且钙钛矿及叠层技术获得更多关注;面向细分市场的组件产品发布,如:面向滩涂的组件产品具有抗盐雾、防腐蚀的特点,面向沙漠、隔壁、荒漠的组件产品具有防积灰、抗风的特点。多技术应用,推动光伏行业进一步降本增效。
24H1 对新兴市场组件出口增长明显。根据CPIA,2024H1 欧洲仍是我国最大的光伏出口市场,但市场份额有明显下降,由2023 年同期的57.4%下降至42.5%,而巴基斯坦成为上半年第二大组件出口市场,沙特阿拉伯市场增长明显,成为上半年前十大组件出口市场中的第五位,而欧亚市场合计占组件出口份额超80%。
投资建议:光伏板块建议关注:1)全年业绩确定性相对较高的龙头企业:阳光电源、德业股份、阿特斯、福斯特、福莱特、中信博;2)逆变器环节:锦浪科技、固德威、禾迈股份、昱能科技、上能电气、艾罗能源、盛弘股份、科士达等;3)盈利或见底、有望逐渐修复的龙头企业:隆基绿能、通威股份、TCL 中环、晶澳科技、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等。
风险提示:产业链价格波风险、终端需求不足风险、贸易政策变化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