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债市月报:做多还是止盈?

孙彬彬/隋修平 2024-08-02 14:30:46
机构研报 2024-08-02 14:30:46 阅读

  1、能否进一步交易降息降准?

      虽然理论上联储降息有可能进一步打开我们的降息交易空间,但是参考历史,此次OMO 降息距上一次降息(2023 年8 月)已经时隔11 月,LPR角度来看,距上一次LPR 调降(2024 年2 月)也间隔了5 个月。目前还无法判断我们是否会出现类似2023 年的6-8 月连续降息。

      2、央行是否会有实质性的行动干预?

      我们认为央行操作与否,是薛定谔的猫。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保持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以及坚持货币政策支持性立场的背景下,央行不会背离基本面而收紧流动性,以及单方面改变市场利率方向。从兼顾内外均衡以及多目标的最佳状态来看,央行或许希望保持预期引导的状态,尽量控制下行的节奏、幅度和斜率,在货币政策引导和资金面与基本面的推动下,长期限债券利率或许会阶梯式下行。

      3、是否会有货币以外的增量政策,债市如何交易?

      我们认为增量政策不会局限于货币政策。对于增量政策,我们建议市场以右侧思维看待。

      政策需要有效行动来驱动市场预期变化,因为不断反复的交易过程中,市场对于一般意义上的增量政策或许已经免疫。

      对比参考2023 年,即使有力度的增量政策出台,长期限利率的调整幅度大概率也达不到15BP。

      4、资金面怎么看?

      预计资金利率还是维持在不低于OMO 利率的水平上,保持相对稳定。

      5、8 月操作有何建议?

      弱化资本利得,以静态票息的思维看待下一阶段。现阶段,短端CD 性价比较高;中长端,30 年国债票息仍然有优势。中性视角下,建议哑铃型,负债稳定的可以考虑信用加久期。

      风险提示:国际形势超预期、宏观政策超预期、市场走势超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