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快评:十大部委机构如何谈改革?

张瑜/陆银波/袁玲玲 2024-08-03 10:00:38
机构研报 2024-08-03 10:00:38 阅读

  前言

      近期,二十届三中全会改革更多的细节,逐渐“浮出水面”。中财办、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10 余个部委、机构主要负责人召开学习会议或接受官媒采访;《决定》的辅导读本内容也陆续公开报道,从国务院副总理到相关部委主要负责人,其署名文章也为我们提供更多信息。

      本文总结的均为“增量”信息,即《决定》中未提到的,或对《决定》内容做进一步阐述的。本文内容涉及《决定》的6 大部分、对应的12 项细分部署,涵盖经济体制、产业、科技、财税、金融、城镇化、对外开放等领域;我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出28 条“增量”信息。

      主要观点

    一、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完善国有企业分类考核评价体系。1、“设置更有针对性、个性化的考核指标”(国资委)。

      (二)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2、“统筹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国资委)。3、“完善投资负面清单”(国资委)。4、“出台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指引”(国家发改委)。

      (三)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5、“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国务院副总理)。6、“要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国务院副总理)。7、“制定出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国家发改委)。

      (四)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8、“增强价格弹性”(国务院副总理)。

      (五)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9、“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国务院副总理)。

      (六)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10、“完善产权保护、信息披露、市场准入、破产退出、信用监管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中财办)。11、“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地位”(国务院副总理)。12、“出台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国家发改委)。13、“加快推进社会信用法立法进程”(国家发改委)。

    二、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七)发展新质生产力。14、工信部等部委:近期“新”提到数十个细分产业,如北斗、大模型、区块链、人形机器人、元宇宙等。

    三、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

      (八)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15、“从制度上落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科技部)。

    四、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九)深化财税体制改革。16、“既防止税负过重”,“又避免税负过低”(中财办)。17、“统筹兼顾中央的调控力和地方的发展活力”(中财办)。18、“抓紧研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财政部)。19、“适当扩大地方税权”(财政部)。20、消费税改革,“分品目、分步骤稳妥实施”(财政部)。21、“完善绿色税制”,“改革环境保护税”(中财办、财政部)。

      (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22、“制定金融法,作为金融领域的基本法”(中央金融办,中央金融工委)。23、“完善金融机构定位”(中央金融办,中央金融工委)。24、“维持合理的正的实际利率”(央行)。25、“适当关注资产价格变化”(央行)。

    五、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十一)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26、“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国务院副总理)。27、“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机制”(国务院副总理)。

    六、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十二)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28、“以推动加入CPTPP 和DEPA 为契机”(商务部)。

    风险提示:政策更新不及时。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