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以合肥为样本 金融业如何服务新质生产力?

万丽 2024-08-03 12:30:25
机构研报 2024-08-03 12:30:25 阅读

  合肥是我国城市成功实现产业转型的典范。合肥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和科技禀赋优势,因地制宜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形成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2019 年以来,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合肥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超一半。合肥在已形成“芯屏器合”、“集终生智”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同时,正全力布局新质生产力。我们认为合肥在产业转型过程中,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方式以及变化对于国内其他城市未来的转型也将提供有价值的启示。

      从合肥的经验来看,在布局产业链的过程中,政府投资平台的引导功能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产业投资基金和资本市场是主要投融资方式。2015年,合肥对国有资本营运机构进行重组整合,组建三大国资投融资平台:

      合肥建投、合肥产投和合肥兴泰。合肥科技财政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呈提升趋势,从2017 年7.2%上升至2022 年的17.8%,并高于可比城市。政府资金对于合肥投融资活动引导作用显著。二级市场仍是产业投资基金主要的退出渠道,安徽省和合肥上市公司数量在中部地区排名前列。

      银行信贷对于合肥和安徽省科技企业的金融支持近年来显著加大。我们预计在城市产业布局成熟阶段,银行融资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政府需要在降低信息不对称性、提供风险补偿、加强投贷联动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在合肥产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合肥贷款增速并没有显著高于全省,并且2017 年以来合肥占安徽贷款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但2022、2023 年占比呈现小幅回升势头。从信贷结构上来看,2022、2023 年安徽科技企业贷款增速加快,占贷款比重也迅速提升。我们认为如果把城市按照类似企业发展阶段的划分,合肥在先后引入液晶面板、半导体、光伏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之后,已经进入“成长期”。相比于“初创期”更依赖产业基金,对于进入“成长期”的合肥,银行信贷正在发挥更大的作用。

      专注于科创企业的金融机构:硅谷银行兴衰带来的启示。我国目前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银行提升对新质生产力的服务能力是加大金融支持的关键,因此我们也对硅谷银行服务科创企业的经验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且我们认为硅谷银行的破产更多源于快速加息背景下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并不能说明银行不适合选择科创行业客户。

      金融业如何服务新质生产力?我们认为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匹配差异化的融资方式。在产业培育初期,产业基金和资本市场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仍需加大直接融资的发展力度。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银行势必需要紧跟新质生产力企业发展需求,与新质生产力共同成长。我们认为这要求银行一方面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加强与科技行业企业投融资生态圈的合作,以及加强内部协同。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