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动态点评:摸清行业资产风险底数

李健 2024-08-03 16:00:26
机构研报 2024-08-03 16:00:26 阅读 263

  资产质量分类规则发布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保险资产风险分类办法(征求意见稿)》(《办法》),对固收、权益和不动产资产的风险分级做出规定。我们认为《办法》的重点在于摸清保险行业资产端的风险底数,建立系统标准化的资产风险监测框架,并明确公司管理层在资产风险管理方面的职责。值得一提的是,具体影响到业绩的减值计提仍然属于会计准则的范畴,《办法》没有另作规定。据国家金监局,1Q24 保险行业总体资产规模约30 万亿人民币,其中69%为标准化的权益和固定收益产品,整体资产状况透明度较高。我们认为《办法》有助于行业进一步摸清非标准化资产的风险状况,提升行业的风险管理能力。

      固收资产:五级分类

      固收资产包括存款、债券以及各种固收类非标产品,按照风险程度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其中后三类合称不良资产。这种分类方法借鉴了银行业的实践经验,易于为市场理解,也便于在保险和银行业之间跨行业比较。对于如何分级,《办法》既给出了定量标准,如逾期时间、减值比例等。也要求保险公司对债务人/担保人的信用风险、经营状况直至公司治理等定性因素做出判断。保险公司固收资产中债券占大头,其市场价格信息会对风险予以反映。较难判断风险的是没有市场价格的非标资产(如资产管理计划)和存款产品,《办法》有助于保险公司强化固收资产的风险识别。

      权益资产:长期股权投资风险受重视

      权益资产包括未上市股权、长期股权投资以及权益类非标金融产品,不包括股票和基金。分为正常、风险、损失三类,后两类合称风险资产。权益资产的划分主要依据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并要对被投企业的经营状况、公司治理等定性因素做出判断。值得一提的是,《办法》明确要求对公允价值长期低于账面价值的长股投充分计提减值。长股投以权益法入账,能够提供稳定且较高的账面投资回报,在资产难觅的当下受到保险公司关注。会计准则对长股投减值要求较为模糊,偿付能力规则有减值要求,但排除了符合要求的蓝筹公司。此次《办法》目前看是对长股投减值要求最严格的监管规定。

      不动产:全口径覆盖

      不动产包括以物权或项目公司股权方式持有的投资性不动产,以及投资于此类资产的股权投资基金等不动产金融产品。分为正常、风险、损失三类,后两类合称风险资产。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并要考虑不动产项目开发、运营、权属,以及相关管理人的经营状况、公司治理等因素。投资者高度关注保险行业的不动产投资风险,2022 年来上市公司陆续披露险资的总体不动产投资敞口为总资产的4-5%。《办法》将进一步细化不动产风险敞口的分类,有助于更清晰地辨识不动产底层风险状况。

      建立健全资产质量监测体系

      《办法》对保险公司如何进行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做出了明确规定,对于工作内容、流程、人员配备、分类频次、内外部审计做出详细规定,特别明确董事会承担最终职责。我们认为《办法》最重要的目的在于推动保险行业建立完善的资产质量风险管理体系,并为监管机构监测和管理行业资产质量风险提供抓手。对于影响业绩的减值计提,仍旧属于会计准则的范畴,《办法》强调对于固收类资产的信用风险减值,仍应当遵循会计准则的要求,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法进行管理。但我们认为,《办法》有助于行业更加审慎地进行减值管理,更真实地反映资产质量。

      风险提示:寿险新业务价值恶化、财产险综合成本率恶化,保险投资出现重大损失。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