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行业周报:保险迎来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新周期

张凯烽 2024-08-05 09:00:38
机构研报 2024-08-05 09:00:38 阅读

  政治局会议提出统筹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7 月30 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统筹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提振投资者信心,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我们认为,今年前期新“国九条”和“1+N”系列政策文件陆续出台,而三中全会及决定文件强调金融体制改革和风险防范化解,资本市场改革和风险化解制度措施加速落地。同时本次政治局会议再次提及资本市场,“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的表述,较4 月30 日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多措并举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更加积极,未来更多有助于资本市场稳定与发展的政策措施有望推出,维护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或成为下半年政策主线之一。

      首提保险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动态调整机制,预定利率再次调降,负债成本有望持续压降。根据财联社报道,2024 年8 月2 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已向行业下发《关于健全人身保险定价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首次提出预定利率和市场利率动态调整机制,同时再次调降人身险预定利率,普通型人身险、分红险和万能险预定利率上限分别调整至2.5%、2%和1.5%。1)预定利率基准确定未来将挂钩5 年期LPR、5 年期定价存款基准利率和10 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具体将由保险行业协会发布。我们认为动态机制有望使险企根据市场利率及时调整预定利率,改变原有负债成本调整存在的“相对滞后”问题,动态机制未来更加考验险企对于宏观的综合研判和分析能力,公司战略和产品策略亦将更为考验前瞻和预判,预计头部险企凭借更强的综合研判和运营能力更为受益。

      2)预定利率再次调降,行业负债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同时监管强调利益演示中的风险共担和投资收益分成,我们预计未来以分红险为代表的保证收益产品占比有望提升,在持续深化各渠道“报行合一”的背景下,潜在“利差损”、“费差损”等风险有望持续缓解。整体来看,头部险企有望凭借较强的产品矩阵、服务和运营能力,有序平稳完成产品切换。

      投资建议:券商方面,近期人民币升值或有利于外资回流,提升权益市场流动性,同时有望提振投资者信心和市场预期,投融资活跃度有望提升。前期以新“国九条”和“1+N”系列政策为代表的资本市场改革和风险化解制度措施逐步落地,市场端投融资有望进一步协调发展并提振投资者信心。保险方面,监管首提建立保险预定利率和市场利率动态调整机制,且保险预定利率调降落地,伴随全渠道的“报行合一”推进,利好行业降低负债成本和改善资负匹配。标的方面:

      1)券商:建议关注受益供给侧改革、公司治理体系完善、具备高分红与低估值优势的中信证券、中国银河、华泰证券等头部券商;2)保险:建议关注经营稳健、产品体系丰富的头部寿险标的中国太保、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

      风险提示:政策不及预期,资本市场波动加大,居民财富增长不及预期,长期利率下行超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