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气设备:集成母排:新能源发展驱动成长 技术持续创新带动格局优化

王颖东/曾韬/于寒 2024-08-05 10:00:49
机构研报 2024-08-05 10:00:49 阅读

  投资建议

      新能源车、储能发展驱动集成母排需求稳步提升,电池结构创新+降本驱动集成母排路线持续迭代、且往大尺寸方向发展,不同技术方案的主材、工艺、设备均有所差异,带来竞争壁垒的迁移,我们认为有望持续推进行业格局优化,具备设备自制能力以及核心部件一体化能力的厂商份额有望持续提升、并维持盈利水平稳健。

      理由

      新能源发展驱动成长,2028 年全球市场规模有望超270 亿元。电池集成母排将铝巴、信号采集组件、绝缘材料等通过热压合或铆接等方式组合在一起,具有结构轻薄、集成度高等优势,能够提升电池包成组效率和空间利用率。我们测算2028 年全球动力、储能电池集成母排市场空间合计有望达271 亿元,2023-2028 年CAGR达24%。

      电池结构创新+降本驱动技术路线持续迭代,有望推进行业格局优化。集成母排不同技术方案的主材、工艺、设备均有所差异,技术路线迭代带来竞争壁垒的迁移,有望持续推进行业格局优化,我们认为具备设备自制能力以及核心部件一体化能力的厂商份额有望持续提升、并维持盈利水平稳健。此外,800V高压快充车型电芯串联数量增多,带来集成母排尺寸增加,我们测算单车价值量或提升40-50%+。

      短期绑定下游核心电池客户的企业具备优势,中长期仍看渠道拓展能力以及研发和控本能力。1)渠道拓展能力:我们认为部分下游车企/储能集成商客户或将自制电池包或电柜,定点权或将发生转移,集成母排厂需要加大力度拓展新客户;2)新产品开发能力:我们认为新品迭代最核心的是对设备和工艺的理解,看好具备设备自制能力的厂商能够快速响应客户的新品迭代需求、并降低产线投资成本;3)成本控制能力:集成母排主要成本来自信号采集组件FPC/FFC/FDC等,我们看好具备一体化能力厂商有望构建较强的成本优势;且伴随FPC往FFC/FDC迭代,制造流程缩短、工艺门槛降低(不涉及蚀刻等环保要求高的工序),我们认为部分集成母排厂商有望往上游延伸自制。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认为集成母排技术方案迭代带来竞争壁垒的变迁,有望持续推进行业格局优化,具备强大新产品开发以及成本控制能力的厂商有望迎来市场份额的持续提升。建议关注:集成母排头部企业西典新能(未覆盖)、壹连科技(未上市)。

      风险

      技术路线变更风险,下游需求不达预期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