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业报告:落实新政策 坚持“去库存”

王雯/鲍荣富 2024-08-05 10:00:58
机构研报 2024-08-05 10:00:58 阅读

  行业追踪(2024.7.27-2024.8.2)

      政治局会议:强调“落实地产新政”及“坚持消化存量”

    中共中央政治局7 月30 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审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会议强调,要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要落实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新政策,坚持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积极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进一步做好保交房工作,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本次政治局会议房地产相关表述仍基于“防风险”框架下,1)“落实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新政策”,反映推动如“下调房贷、公积金贷款利率”等前期政策落地见效,在下半年优先级高。2)“坚持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与4 月30 日“统筹研究…”相比,强调政策执行力与定力。8 月2 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4 年下半年工作会议,会议要求,扎实做好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防范化解房地产金融风险,落实好3000 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促进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推动建立权责对等、激励相容的风险处置机制,积极稳妥推动存量风险处置。我们预计 “去库存”相关举措落地或是下半年地产政策的核心聚焦点。短期增添其他增量政策角度的概率较低。

      新型城镇化:五年行动计划发布,拉动万亿规模投资需求国务院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对未来五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政策措施和组织实施等作出部署。突出以人为本。

      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首要任务,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

      主要措施包括:以进城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为重点、兼顾城市间流动人口,统筹推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着力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最关心的稳定就业、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社会保险等问题,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激励政策,健全进城落户农民农村权益维护政策。

      我们认为,新型城镇化新5 年发展计划将同样为房地产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截至2023 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6.2%,仍具发展空间,“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助于总量层面激发房地产行业增量需求进一步提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48.3%,较常住人口城镇化差值水平仍有差距,“户籍制度改革”将加速农业人口落户,并辅以就业、子女教育、公共配套等多维度政策支持,有助于激发迁移人口的内生式居住需求,有效对冲人口总量下滑、老龄化加剧带来的需求边际走弱影响,同时对消费、投资形成正循环拉动。

      7 月新房、二手房同比继续改善

      新房市场本周成交213 万平,月度同比-19.29%,相较上月改善2.40pct;累计库存12111 万平,一线、二线、三线及以下去化放缓。二手房市场本周成交153 万平,月度同比+27.76%,相较上月改善21.81pct。7 月22 日-7 月28 日,土地市场本周成交建面2592 万平,滚动12 周同比-20.87%;成交总额382 亿元,滚动12 周同比-48.94%;全国平均溢价率3.8%,滚动12 周同比-2.29pct。

      本周申万房地产指数+1.32%,较上周提升4.01pct,涨幅排名17/31,领先沪深300指数2.05pct。H 股方面,本周Wind 香港房地产指数-2.88%,较上周提升0.19pct,涨幅排序11/11,跑输恒生指数2.44pct;克而瑞内房股领先指数为-3.65%,较上周提升1.31pct。

      投资建议:三中全会表态继续传递积极政策信号。需求侧,中央层面政策调整后,预计各地未来将有更多需求刺激举措落地,同时市场或将等待成交量边际变化以检验政策效力,在此期间博弈行情或有望延续。供给侧,政府收储模式的开启将推动房企的资产修复,融资协调机制也有望继续发力,行业供给侧改革或接近尾声,信用修复利好行业信心稳固。伴随24 下半年高基数效应消退,销售同比降幅有望进一步收窄,发生二次下滑概率或较低。基本面止跌企稳前我们认为需求不稳、政策不止,短期继续看好供需政策双向发力对板块行情的持续驱动。标的方面,建议关注1)未出险优质非国央企:龙湖集团、滨江集团、绿城中国、万科A/万科企业等。2)地方国企:越秀地产、建发国际集团、城建发展等。3)龙头央企:中国海外发展、招商蛇口、保利发展、华润置地等;4)优质物管:中海物业、保利物业、招商积余、华润万象生活、万物云;5)租赁企业:贝壳。

      风险提示:行业信用风险蔓延;行业销售下行超预期;因城施策力度不及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