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周报:降息行情后的三点考验
一、市场积极交易降息行情
1、汇率压力及关注长端收益率点位的多重约束下,政策利率降息时点略超预期。(1)年初以来逆周期因子负向调整幅度持续偏大,政策利率降息前处于1300 基点左右的偏高水平,此前市场预期国内降息或在海外宽松窗口明朗后开展。(2)降息前夕金融时报再次发声,提示长期债券投资风险。
2、经济继续磨底,弹性仍偏弱。7 月PMI 连续第三个月在收缩区间,高频指标显示7 月高温多雨天气、新项目开工不足继续制约投资需求,汽车消费弹性亦偏弱,前一轮地产新政效应也在减弱,经济动能继续磨底。
3、降息再度打开“α行情”空间。降息落地后,1y、10y、30y 等核心券收益率加速下行,重新打开与非活跃品种的利差空间。截至8 月2 日,7 年国开老券与10 年国债利差修复至-11bp(最低为-17bp),20 年国开与30 年国债利差、15 年地方债与30 年国债利差均回到0 附近,若后续重新回到1bp 以上,对应品种或有补涨行情。
二、未来两周,债券市场或面临三点考验
1、8 月是“稳增长”年中加力的重要窗口。(1)消费:目前定向补贴撬动“两新”的做法并未突破传统框架,学习效应下,债券市场反应平淡、未作过多定价。相比于消费券模式,“现金发放”对扩大购买力的作用更加直接。未来若有相关举措尝试推出,则将大大突破市场预期、债市面临的调整压力会有上升。
(2)地产:2022 年以来,8 月多是稳地产加码的时间窗口,以接续上半年政策并为“金九银十”作铺垫。当前新房、二手房销售开始降温,8 月追加松地产力度的概率较高。
2、长债接近监管预期下限,关注央行操作。4 月以来央行多次提示长端风险,2.4%或为此前政策层的预期下沿,当30y 国债收益率向下突破时央行多会密集发声推动收益率上行。伴随OMO 降息10bp 落地,30 年期国债收益率监管预期下限或跟随下移至2.3%附近,关键点位附近关注央行操作的可能。
3、供给:未来两周政府债供给或集中放量。根据国债和地方债最新计划,由于关键期限国债单只规模进一步上行至1230 亿,上调8 月政府债券净融资至1.7 万亿附近(国债1.05 万亿+地方债6600 亿),或在未来两周集中放量,预计单周净融资规模在5500-6000 亿附近,需要重点关注供给压力。
三、债市策略:长端交易注意止盈,保持久期、票息策略占优1、10 年期国债下限或主要参考OMO+40bp 进行定价,政策利率降息落地后10y 和30y 国债接近2.1%和2.3%,短期向下赔率空间有限,央行仍关注长端风险,不建议继续博弈30y。
2、因此,短期内长端交易注意止盈,但可保持一定久期,票息策略仍占优。
一是通过哑铃型策略保持久期。对流动性有要求的账户仍推荐10y 国债+2-3y信用下沉的哑铃型策略,中等期限品种优先关注7 年品种。
二是继续寻找相对配置性价比的品种。(1)7 年期以内、ytm 仍在2%以上的利率品种:5-7y 的政金债和地方债。(2)7 年期以内、ytm 大于10y 国债的金融债品种:3-7y 二级资本债、3-5y 永续债、3-7y 证券公司债、保险公司债等。
(3)3 年期以上、ytm 大于30y 国债的信用债品种:5 年以上的城投债、10 年以上的产业债等。
3、中长期而言,债市的利好因素尚未逆转,“宽信用”带来的扰动或有限。
“宽信用”带来的调整幅度通常在20bp 以内,当前机构杠杆运用较为有限,叠加基本面偏弱、宽货币仍有空间的市场格局尚未逆转,因此债市整体调整风险相对可控,若10y 调整至2.25%,可以积极博弈30y 和长久期信用债。
风险提示:“稳增长”力度超预期,债市转向谨慎。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