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行金融行业动态跟踪报告:健全人身险产品定价机制 助力防范利差损风险
事项:
根据中国证券报,8 月2 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向行业正式下发《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平安观点:
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分批下调,鼓励开发长期分红型保险产品。《通知》明确新备案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将分批调整:传统险2.5%(此前3.0%),分红险2.0%(此前2.5%)、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1.5%(此前2.0%);明确鼓励开发长期分红型保险产品,强调差异化设定演示利率。《通知》明确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分批下调符合市场预期,符合监管长期以来按产品类型调整评估利率,持续引导行业降低负债成本、化解潜在利差损风险的工作思路。本次调整后,传统险预定利率降至2.5%将回到2013 年费改之前的水平,预计此前市场主推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的吸引力将进一步下行,但寿险负债成本有望压降、利差损风险有望缓解。同时,监管鼓励开发长期分红型保险产品,且考虑到分红险由险企和客户共担投资风险、分享经营成果,能够有效降低刚性负债成本,分红险或为寿险公司险种结构调整的更优方向;但也需关注分红险的销售难度。
建立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有助于及时控制负债成本。《通知》明确“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参考5 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5 年定期存款基准利率、10 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等长期利率,确定预定利率基准值,由保险业协会发布”。利率中枢下行背景下,人身险产品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具备较强的必要性,保险公司可以及时调整产品定价,以更快应对市场变化;同时,也符合海外发达保险市场在低利率时代通过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来及时调整负债成本、从负债端定价入手应对利差损风险的发展趋势。
《通知》强调深化“报行合一”,明确“加强产品在不同渠道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参考银保渠道经验,头部险企有望在既有优势之下率先实现平稳过渡、迎来业务质量的提升和保费增长,保费市场份额有望提升。
投资建议:预定利率下调符合预期,建立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有助于及时控制负债成本;政策鼓励开发长期分红险、强调深化“报行合一”,利好头部险企。保险股股息率较高、2024 全年有望延续负债端改善之势,目前行业估值和持仓仍处底部,看好行业长期配置价值。个股建议关注中国太保、中国人寿、新华保险。
风险提示:1)权益市场波动导致利润承压、板块行情波动剧烈。2)寿险产品预定利率切换带来的负面影响超预期,寿险新单与NBV 不及预期。3)监管政策不断趋严,对业务发展的影响程度可能超过预期评估情况。4)利率超预期下行,到期资产再配置和新增资产配置承压、获息能力下降。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