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深度研究:车路云一体化赋能安全与效率 试点城市落地牵引需求放量

孟灿 2024-08-05 15:30:33
机构研报 2024-08-05 15:30:33 阅读

投资逻辑

    车路网联化与单车智能化协同互补,赋能智驾安全与效率。单车智能化在感知层面分为多传感器融合与纯视觉信息采集两种技术路线,在决策层面分为规则模型与端到端模型两种技术路线。车路网联化是指车辆与道路之间、车辆与云控平台之间的信息互联、协同感知与协同决策控制。市场有声音认为,长尾路段的网联化建设成本高企,车路网联化难以覆盖长尾交通场景。对此我们认为,单车智能化是实现L3+自动驾驶普遍落地的前提与基础,车路网联化会从安全(提供冗余)与效率(路口、路段通行效率)两个层面成为不可或缺的补充。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车路网联化建设。2021 年,工信部发文推动建设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区,目前已建设17 个国家级道路测试示范区;工信部及住建部支持建设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目前已建设16 座“双智”试点城市。2023 年5 月,工信部复函支持湖北、浙江、广西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目前已建设7 个国家车联网先导区。2024 年7 月,工信部等五部门发布首批20 座“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城市。

    “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城市路侧智能化基础设施规模约317~528 亿元,MEC、RSU 与Lidar 价值量占比较高。

    1)自上而下看,据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我国车路云一体化产业可分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云控平台、基础支撑四部分,2025 年路侧基础设施产值有望达223 亿元,份额占比约26.4%。2)自下而上看,通过拆解北京市百亿级车路云一体化项目的招标公告,我们发现,路侧智能化基础设施单路口价值量高达43.4 万元,其中,边缘计算节点MEC、智能终端RSU 与激光雷达Lidar 价值量等占比相对较高,分别达13.38%、5.33%和1.49%。我们基于武汉171 亿元城市级项目与北京99 亿城市级项目金额,在乐观/中性/悲观预期下假设20 座试点城市平均建设规模分别为100/80/60 亿,则对应试点城市建设总规模分别为2,000/1,600/1,200 亿元,对应路侧智能化基础设施规模约在317~528 亿元。

    RSU:有望复刻ETC 轮次快速放量,本轮采购单价或在4 万左右。我们认为,本轮车路云项目需求有望复刻19~20 年ETC 快速提渗透率阶段,仅北京项目的RSU 采购数量便高达1.32 万台,集中采购阶段RSU 单价或在短期内承压,保守预计短期内RSU 集中采购单价约在4 万左右,具备产能保障与过往供货经验的龙头厂商有望深度受益,建议关注千方科技、金溢科技、万集科技、高新兴。

    激光雷达:规模化放量伴随单价大幅下降,有望从路侧感知设备的“可选项”走向“必选项”。我们认为,激光雷达作为路侧感知设备中的选配方案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点云信息,过去主要受到采购成本压力难以规模化选用,伴随ADAS 激光雷达的大规模上车,激光雷达已由2020 年的数万元单颗均价降至2023 年的数千元的单颗均价,按照单路口感知设备30~60 万的资金预算,低于万元的激光雷达更有可能被选入路侧智能化感知设备方案,激光雷达有望从路侧感知设备的“可选项”走向“必选项”,建议关注速腾聚创等。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从技术分析而言,“车路云一体化”赋能智驾安全与效率,是L3+自动驾驶不可或缺的重要补充;从政策支持而言,2021 年以来工信部等多部门持续推进试点建设;从项目落地而言,7 月份启动的20 座试点城市中北京与武汉的项目金额均在百亿规模,MEC、RSU 与Lidar 价值量占比较高。建议关注智慧交通相关标的,如千方科技、金溢科技、万集科技、高新兴、速腾聚创等(详细建议关注组合见文后投资建议表)。

    风险提示

    “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城市项目审批及招投标节奏不及预期的风险;项目中标方回款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技术突破引发智能驾驶技术路线 变化致使车路云建设动力不足的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