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专题:城投化债政策再加码 怎么看?

孙彬彬/孟万林 2024-08-05 19:00:57
机构研报 2024-08-05 19:00:57 阅读 394

  近期,化债政策继续加码。中央层面,继续强调化债,且发行较多不含“一案两书”的新增专项债。地方层面,多部门联合出台《关于金融支持天津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江苏省2024 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报告指出“化债方案获国务院批复”。

      如何看待中央强调化债和相应举措?

      从一系列政策及地方化债进度来看,在隐债化解完成之前,城投债的安全性较强。

      城投境外债规模约8000 亿人民币,票面也并非全部非常高,且到期时间上分布还比较分散,即使将来通过境内债券替代,我们预计影响也有限。

      非标置换中,持牌金融机构的非标优先置换,规模可能推广,但对弱资质城投的利好可能仍需观察。

      2024 年以来,各地陆续发行了2296.3292 亿新增专项债,由于没有“一案两书”,推测或用于存量项目债务置换。考虑到新增额度受到挤占,且目前限额空间较高的省份主要位于东中部省份,不排除可能会动用限额以内空间用于新增项目。

      如何看待对地方的政策文件?

      中央层面发行文件对地方进行支持的情况并不常见,说明中央对地方的支持力度较强。但结合贵州、山东、内蒙古等地区的情况来看,文件支持与城投债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仍需进一步观察政策落地。

      化债方案进度怎么看?

      重点省份化债方案多在2023 年就已经出台,部分非重点省份化债方案2023年也已经出台。江苏省作为债务大省,在化债方案的出台上,更见细致,可以观察其进一步落地情况。

      综合来看,中央和地方的化债政策持续加码,将大幅延长这一轮化债政策的“强政策周期”,我们认为“强政策周期”时间内,城投债安全性或仍有保障。

      风险提示:经济基本面恢复超预期,宏观经济政策变动超预期,信用风险发酵超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