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债专题系列:“数论”50年国债
核心观点
50 年国债发行规律:过去三年50 年国债年均发行额一千亿。2021 年-2023年,50 年国债发行额分别为1,170 亿元、1,000 亿元和920 亿元,发行占比为1.7%、1.0%和0.8%。
和30 年超长国债相比,我国50 年国债发行量显著偏低。2016 年以来,30年国债发行额大幅增加,但是50 年增幅相对较小,30 年和50 年国债发行额差异逐渐扩大。2023 年,30 年国债和50 年国债年度发行额比值为3:1。
50 年国债一级市场利率弹性更大:牛市中50 年国债一级市场发行利率往往偏低,熊市中发行利率往往偏高。我们统计了2020 年以来50 年国债招标时的一二级利差。数据显示,17 次招标中10 次一级中标利率高于当日中债估值(利差平均1.3BP),7 次一级中标利率低于当日中债估值(利差平均-2.7BP)。
50 年国债二级交易活跃度逐渐提升:2020 年以来,50 年国债月度成交额总体上升,2024 年3 月和6 月上升至千亿。和30 年超长期国债相比,50 年国债二级交易活跃度偏低。2024 年7 月,50 年国债和30 年国债换手率分别为5.4%和82.6%。
50 年国债利率略高于30 年:2011 年以来,50 年和30 年国债收益率曲线走势基本一致,两者期限利差围绕0-25BP 区间波动。2018 年7 月两者利差曾跌破零值,创历史新低。截至2024 年7 月31 日,两者期限利差为0.8BP,绝对水平极低,处于2010 年以来2.1%分位数。
公募基金50 年国债持仓呈上升趋势:2023 年三季度到2024 年二季度,公募基金50 年国债持仓总市值呈上升趋势。
二级市场来看,2023 年至2024 年二季度,保险公司是50 年国债的主要净买入方,平均净买入规模为108 亿元。大型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是50 年国债的主要净卖出方。
风险提示:本报告为历史分析报告,不构成任何对市场走势的判断或建议,使用前请仔细阅读报告末页“免责声明”。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