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的中国经济(2024年第28期):直达终端需求的逆周期调节措施才能扭转价格形势
7 月高频数据未见起色,政策已开始加码,但仍需中央政府扩张才能扭转6 月以来的经济放缓势头。
当前中国经济出现三重分化,新旧动能分化、供需分化以及内外需分化。三重分化引起三重经济运行风险。其一,价格负增长出现由果转因的迹象,经济各部门收入增长下滑导致有效需求下降,进而通过传统动能的弱势加剧供需分化的不利局面。其二,供需分化导致企业利润持续低速增长,进而影响居民收入增速放缓,居民购房意愿和能力受到收入因素的制约,导致房地产市场供需失衡难以在短期改善。其三,销售不利最终影响房地产投资形势,进而对价格水平以及需求水平构成负面影响。
在此背景下,上周政治局会议重提逆周期调节,明确财政政策是下半年政策发力的重点。针对当前价格持续负增长的局面,逆周期调节的着力点也进行了调整。过往,稳增长政策往往以投资为抓手,投资是当期的需求,也是下一期的供给。继续加码投资力度,既受目前中国经济运行分化的制约,也受地方债务化债的制约,传统的稳增长手段不能根治中国经济运行分化的问题。
因此,这次逆周期调节的着力点转向了终端需求。一是扩内需的重点放在了消费领域,通过增加收入提升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并且文旅、育幼、养老、家政等服务消费作为消费扩容升级的抓手。二是积极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作为保障性住房,改善房地产市场供需格局。
上述两项措施要在年内起效,扭转经济运行趋势,需要较大的资金支持,因此年内也不排除财政政策将推出增量措施。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风险、国内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全球衰退及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超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