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市场观点:红利资产还能跑赢吗?
核心观点
依旧看好“增长的稳定性”风格类资产。价格周期性敏感行业的产品价格的短期波动较大,导致其红利特征受到产品价格影响很大。而对于科创等板块,我们判断为立足产品量增长的“增长的爆发性”风格资产,这类资产的主要矛盾是景气度能否改善。
红利指数从5 月底调整以来,已经历经两个月的调整。从资产划分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红利资产主要可以划分为稳定性增长资产。从定价的主要矛盾出发,稳定性增长资产的定价核心在于增长的确定性很强,增长具有长期持续性,可以穿越产业周期、宏观周期;但是其短期增长的爆发性弱。因此从逻辑归因的角度来看,红利资产出现调整,要么是由于其定价的核心矛盾发生了变化,要么是其他类资产的定价核心矛盾得到验证,吸引了资金流入。
从公司增长的驱动力按照量价2 个角度拆分。(1)价:一般而言对收入与利润对产品价格更加敏感的可以认定为是价格型周期行业,这也是我们一般认知上的周期性行业,比如煤炭、钢铁、有色、石油石化等;(2)量:而对产品量更加敏感的可以认定为是产品迭代驱动型行业,比如消费品中的纺织服装、部分食品饮料、电力设备、机械设备等。按照此类划分,这轮红利行情的调整集中在部分对价格更加敏感的价格周期性行业中。而对产品量更加敏感的行业调整幅度较小,比如中国神华、紫金矿业VS 美的集团,如果银行也可以认定为量敏感性行业(资产规模扩张与收缩,也可以认定为产品的量增长与量收缩),那么银行本轮的调整幅度也是有限的。
本轮红利行情的调整主要逻辑在于价格周期性行业的产品价格波动预期上升,导致部分红利股发生大的调整,而对于量敏感性较高的行业其调整的幅度相对有限。而对于价格敏感性红利行业的调整市场目前认为主要是其价格受到全球资源品价格的波动预期的影响,具体来看主要是所谓“美国大选下的特朗普交易”与“联储降息预期上升”;而对于量敏感性的行业(典型的是长江电力、工商银行等)更加受到国内基本面影响的红利行业其交易逻辑依旧。
展望后市,当前依旧看好“增长的稳定性”风格类资产。价格周期性敏感行业,在我们的划分中,可能更加接近“增长的爆发性”风格类资产,主要是由于价格周期性行业的产品价格的短期波动较大,其资产的红利特征受到产品价格影响很大。而对于科创等板块,我们判断为立足产品量增长的“增长的爆发性”风格资产,这类资产的主要矛盾是景气度能否改善。对于转债而言,除了立足权益市场之外,还需要考虑当前市场定价信用风险的担忧,我们建议需要重点排查相关信用风险,提高高质量标的的配置。
风险提示
经济基本面改善持续性不足;债市超预期调整;海外流动性宽松节奏弱于预期;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