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专题研究:日股急跌的历史回眸
投资要点:
8月5日日经225跌幅达-12.4%,创1987年“黑色星期五”以来最大值。
从历史经验,日本股市大跌通常是内外部因素共振结果,海外因素影响更大:(1)大跌前通常已积累起一定涨幅:以1987年和2024年为例,1987年股灾前3个月日股累计涨幅超10%,而本轮股灾前日股年初至今(截至08.02)涨幅高达7.3%;(2)大多数情况日股大跌是受海外因素尤其是欧美市场影响:1987年10月大跌源于美股“黑色星期五”,2008年10月的数次大跌则是美国金融危机的发酵,2013年5月大跌源于美联储暗示削减QE,2000年4月大跌源于美股科网泡沫破灭;(3)少数情况日股大跌源于自身经济遭遇内部冲击:以2011年3月为典型,3月15日日股下跌11.4%,主要源于日本国内爆发3.11大地震,对市场信心带来严重打击。
从历史经验,日股大跌短期对全球市场构成压力,事件消退需要1-2个季度,其间美股通常领先,美债美元的超额收益同样明显:(1)日股大跌很大程度是美股走弱的后续反映:日股大跌前美股已明显走弱,表明日股走弱很大程度是受欧美市场影响;(2)日股大跌的事件消退需要1-2个季度时间,其间美股通常走势更好:大跌后一个季度内日股通常震荡走平,在第二个季度开始上行,而其间美股通常表现领先。究其原因,由于日股大跌很大程度是美股市场的延续,美股大跌后美国货币和财政政策通常加强,带动美股走强;(3)日股大跌后半年内美债、美元超额收益明显,或明显受益于避险情绪:日股大跌半年内美债、美元累计涨幅分别为2.9%、2.2%,弱于美股但高于同期日股,初期或源于避险情绪带动,后续随着美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形式好转,美债利率和美元双双走高。
本轮日股大跌源于美股走弱+日元升值下套息交易受挫:(1)本轮日股大跌首先源于美股明显走弱,尤其是背后交易的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升温,对全球权益市场带来冲击;(2)但本轮日股大跌,更多应归因于7月以来日央行加息以干预此前持续贬值的日元汇率,对日元套息交易带来冲击。
短期仍需观察,但日股大跌的风险有望逐步减弱:(1)对于日央行而言,年内经济复苏乏力+呵护金融市场稳定性的责任加大,意味着其后续加息受到掣肘,对日股和全球市场的影响有望逐步缓和;(2)从外部因素看,美国经济边际放缓但韧性仍在,当前市场对衰退交易或过度演绎,美国财政赤字不低、就业市场仍偏温和且7月数据不排除季节性和飓风影响,叠加美联储降息空间较足,后续美国经济下行幅度大概率有限,衰退风险可控,中长期对全球权益市场带来支撑。
风险提示: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金融风险事件爆发;流动性危机演绎。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