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基、货基2024Q2季报解读:禁止“手工补息”提振债基和货基规模增长

周冠南/许洪波 2024-08-08 15:00:52
机构研报 2024-08-08 15:00:52 阅读

二季度,债市供需结构尚未逆转,机构“欠配”格局延续,尽管央行频繁提示长债风险,但收益率小幅波动后在基本面弱修复、宽松预期的支撑下,再度突破前期阻力位。债券基金申购情绪持续好于往年同期水平,资产配置延续“债券时间”,积极拉久期,不同类型债基信用下沉分化,杠杆策略运用偏少,业绩表现亮眼;禁止“手工补息”推动存款资金迁移,短债基金和货币基金的规模继续大幅增长。

    规模方面,二季度债券基金资产净值增加12742 亿至10.61 万亿元,主要由中长期纯债基金(长久期偏好提高)、短债基金(银行存款禁止“手工补息”)和被动指数债基(工具化趋势)贡献,固收+基金规模增长相对有限;货币基金规模上升6987 亿至13.18 万亿。

    收益方面,2024 年二季度债券基金年化回报较一季度上行0.02 个百分点至4.09%,各类债基业绩表现排序为中长期纯债基金(4.78%)>一级债基(4.67%)>被动指数债券基金(4.57%)>短期纯债基金(3.23%)>二级债基(2.36%)。

    货币基金7 日年化收益率均值为1.65%,较一季度继续下行0.31 个百分点,重要货币基金新规执行落地,规模较大的货币基金收益率下行速度较快。

    投资策略方面,二季度债基积极拉久期,信用下沉分化,杠杆策略运用不多(1)资产配置方面,二季度配置仍在“债券时间”,以政金债配置为主,并提高对存单(短端品种中收益较高)和国债(政金债与国债利差偏低、30y 国债换手率中枢不断提高)的配置占比,体现两类资产的性价比。

    (2)杠杆策略方面,二季度稳汇率和防空转诉求下DR007 延续略偏高政策利率运行,杠杆套息空间有限,杠杆率下行2.44 个百分点至120.81%附近,各类债券基金杠杆率均有所下降。

    (3)久期策略方面,二季度低利率环境下机构继续积极拉久期,债基重仓券组合久期上行0.34 年至2.57 年,为2020 年二季度以来最高水平。

    (4)信用持仓方面,中长期纯债基金的城投债同时增持AAA 和低等级品种;短债基金流动性管理诉求更强、主要配置高等级品种;混合债基风险偏好更高,积极参与产业债的信用下沉。

    往后看,(1)零售端和机构端共同作用下货币基金规模较快增长,资金融出规模较大支撑资金维持平稳状态,但后续政府债券发行期间可能面临银行流动性管理而造成的赎回压力,货币基金融出或有减少,非银主导的宽松格局不确定性在增加;(2)短端政策利率的地位进一步强化,临时隔夜正逆回购操作利率跟随调整,1.5%或成为隔夜资金运行的相对下限,稳汇率和防空转诉求下资金价格相对偏高,杠杆套息空间有限,短期机构加杠杆意愿或不强;(3)长期来看,在银行存款利率调降、禁止理财借道配置高息存款、整改手工补息等趋势下,机构对短债基金和货币基金的需求可能有所抬升。

    风险提示:供给放量和宽信用政策发力超预期,权益反转引发债市调整。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