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城投债券月报:再提财税体制改革 化债政策边际变化
再提财税体制改革
我们在上月的城投月报中已经提到,财税体制改革,在2023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2023 年度审计工作报告被反复提及,系当前市场关注重点之一。
进入7 月以来,18 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1表示“要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再提财税体制改革。
此外,7 月21 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2就财税体制改革进行了更加深入的阐释。主要相关包括:
1、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预算制度,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把依托行政权力、政府信用、国有资源资产获取的收入全部纳入政府预算管理。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绩效评价制度,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财力保障。强化对预算编制和财政政策的宏观指导。加强公共服务绩效管理,强化事前功能评估。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统一预算分配权,提高预算管理统一性、规范性,完善预算公开和监督制度。完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
2、 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优化税制结构。研究同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
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完善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支持机制。健全直接税体系,完善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经营所得、资本所得、财产所得税收政策,实行劳动性所得统一征税。
深化税收征管改革。
3、 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适当扩大地方税收管理权限。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清理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提升市县财力同事权相匹配程度。建立促进高质量发展转移支付激励约束机制。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和抵扣链条,优化共享税分享比例。研究把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合并为地方附加税,授权地方在一定幅度内确定具体适用税率。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适当扩大用作资本金的领域、规模、比例。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建立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监管体系和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加快地方融资平台改革转型。规范非税收入管理,适当下沉部分非税收入管理权限,由地方结合实际差别化管理。
4、 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中央财政事权原则上通过中央本级安排支出,减少委托地方代行的中央财政事权。不得违规要求地方安排配套资金,确需委托地方行使事权的,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安排资金。
5、 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满足工薪群体刚性住房需求。支持城乡居民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充分赋予各城市政府房地产市场调控自主权,因城施策,允许有关城市取消或调减住房限购政策、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改革房地产开发融资方式和商品房预售制度。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
化债政策边际变化
7 月8 日21 世纪经济报道3,河南和大连启动“特殊”新增专项债的发行,其他省份也获得了一定额度,允许将部分新增专项债用于偿还存量债务。
天津又迎利好
7 月30 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天津市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天津高质量发展的意见》4。《意见》出台着眼于提升天津金融业发展质量,营造良好金融发展环境,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从加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与金融科技赋能、推动金融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加快普惠金融和养老金融发展、优化自贸试验区和跨境金融服务、立足地方优势促进特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七个方面,提出34 条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城投和化债方面重点关注:
1、 防控国有企业与融资平台债务风险。严格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稳妥开展国有企业债务存量风险化解工作,健全债券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合理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与融资平台公司债券接续发行。
2、 防控中小金融机构、私募基金风险。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采取加大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力度、强化流动性风险管理、稳妥有序推动兼并重组、多措并举提升资产质量、加快战略投资者引进、持续深化改革等措施,稳妥化解天津中小金融机构、私募基金风险。加大风险处置力度,对高风险金融机构、私募基金分类施策处置风险,持续压降天津高风险金融机构数量,如期完成风险处置目标任务,有效阻断风险扩散和传染。
3、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推动京津冀地区信用体系一体化。鼓励全国性银行业金融机构探索建立京津冀联合授信机制,推动信贷资源流动。安全有序推进京津冀地区金融统计数据共享。支持南开大学等在津院校建设国家级智库和国际一流金融学科,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金融研究平台和高端金融论坛。支持登记结算、资产评估、会计审计、保险精算、人力资源等专业服务机构集聚发展。推进金融法治建设,遵循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相关规定,健全专业金融纠纷审理、仲裁机制。加大对金融犯罪、非法金融活动打击力度。
地方审计发现问题
近期北京、内蒙、贵州省贵阳市等多地披露2023 年审计工作报告,指出在举债化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1、 北京市5审计工作报告指出:1)部分政府举债不够规范。海淀区、朝阳区3 个棚户区改造专项债券项目因前期手续不完备,地块无法上市,影响资金回笼。石景山区违反规定举借债券10 亿元用于非公益性产业园建设项目。
此外,3 个区5 个项目融资平衡方案编制依据不充分,高估预期收益,债券偿还风险较大。2)部分政府债券使用不合规。2 个区未按规定使用债券资金,其中昌平区47.90 亿元转增区属国有企业权益,债券项目收入归属企业,还本付息责任由区级财政承担。4 个区7 个项目提前预付债券资金26.75 亿元,未形成实物工作量。
2、 内蒙古自治区6审计工作报告显示:地方政府债券管理不规范。未严格执行评审方案,向3 个不符合条件的项目安排债券资金4.3 亿元;未对171 个项目共计47.75 亿元专项债券支出情况进行核查,难以掌握支出进度;自治区本级未收回为盟市垫付的到期债券本息52.4 亿元。风险防控化解方面:1)政府投资基金情况。一是引导撬动作用不显著。自治区本级2 支基金投资领域与专项资金趋同;2 个地区违规使用1.79 亿元政府债券资金设立基金,部分基金募集到位率低。二是违规运作。1 个地区以政府投资基金运作形式变相违规举债80 亿元,自治区本级1 支基金以债权形式投资项目11.2 亿元。三是管理水平低。存在基金管理费未与绩效挂钩,基金管理人不符合资质或违规脱离监管,已到期项目投资资金退出难等问题。2)公立医疗机构和公办高等院校债务管理情况。一是违规举债。2 家医院、3 所高校未经主管部门批准或未经集体决策举借债务6.72 亿元,2 家医院、4所高校基本建设工程超概算、超批复形成债务6.37 亿元。二是化债责任未压实。3 所高校未制定债务化解方案,4 所高校未建立债务相关管理办法,4 所高校未按方案完成化债任务;相关部门未与各高校签订化债责任书,化债监管责任履行不到位。三是债务风险管控不严。1 家医院变相延长采购合同付款期限,涉及金额7.96 亿元;2所高校改变化债奖补资金用途4706.5 万元;1 家医院、1 所高校未及时提取使用外资贷款,多支付承诺费152.7万元。
3、 贵州省贵阳市7审计工作报告发现的主要问题包括:1)财政预算管理不够严格。一是市本级及1 个县财政未完成暂付款消化任务。二是1 个县挤占上级专项资金用于平衡预算。三是市本级绩效指标管理体系建立不严格,部分指标体系格式及内容不统一、不完整等。2)部分财政资金使用不规范。一是7 个区(市、县、开发区)财政部门滞留上级财政专项资金1.31 亿元。二是1 个县存在违规出借财政资金,违规使用教育费附加等问题。3)预算评审还需加强。一是未完成2023 年60 个项目的决算评审。二是未建立健全物业服务类项目预算支出标准,预算评审自审工作量低于规定。4)债务管理还存在不足。一是1 个县违规新增政府隐性债务3.92 亿元。二是市本级及3 个区(县、开发区)部分专债项目进度迟缓,部分专债资金使用不规范等。
地方主要政策表态
地方层面来看,主要涉及地方财税改革、非标债务化解、设立基金、压降平台数量、督查调查、银行牵头化债、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强调时间节点等关键词。
1、 地方财税改革:重庆8表示以更高的要求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紧跟中央改革进程,逐步完善市与区县收入划分,合理确定市与区县各税种分享比例,完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优化市对区县转移支付,支持区域协调发展。
2、 非标债务化解:四川省南充市9强调积极争取化债应急周转金,加强平台公司债务规模和融资行为管理,有序做好非标债务置换、到期债务偿还等工作。云南省普洱市10在下一步重点工作及措施中指出,加强与各金融机构沟通对接,争取各银行展期、降息支持,以及发行贷款置换高息短期非标债务,缓释债务风险。
3、 设立基金:山东省11由省财政厅指导,财金企业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届成员大会召开,山东财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山东新动能基金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梁雷梁雷表示,作为联盟发起单位,山东财金集团拟发起设立百亿元规模的互助增信基金,重点支持市县城投平台和国有企业化解流动性风险。将以股权投资为纽带,向更多具备条件的联盟企业直接注资,帮助联盟企业壮大资本实力,降低负债规模,提供增信加持。
4、 压降平台数量: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12提出,将11 家平台类国企压减到3 户以内,目前按照工作计划推进。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13表示,在12 月底前,将城投类公司控制在4 家以内。
5、 督查调查:四川省14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对2023 年度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显示,债务风险较低、隐性债务化解较好的地方有德阳市、广安市、达州市;成都市锦江区、武侯区、郫都区、新津区,德阳市旌阳区、绵竹市,绵阳市涪城区、江油市,内江市隆昌市,广安市广安区,达州市达川区,眉山市仁寿县,2024 年对上述地方在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分配上给予倾斜支持。天津市静海区15审计局开展国有企业平台公司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情况专项审计调查项目,下一步重点关注平台公司落实市、区化债工作方案情况,从机制建立及责任落实、债务、资产及偿债能力、化解隐性债务、经营性债务压降等方面揭示问题,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关注资金使用“最后一公里”。
6、 银行牵头化债: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16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廖煜松赴中国银行广元分行对接企业融资和债务化解工作,中国银行广元分行行长表示,作为利州区债务化解暨“一行联一县”的牵头银行,将充分发挥牵头、协调、示范作用,会同其它地方银行,通过直接债务置换,或特许经营权、新增流贷、降低融资成本等间接方式,支持利州区债务化解。
7、 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北京市17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2024 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及市级预算调整方案,审定本市2024 年地方政府债务新增限额1126 亿元,其中:一般债务168 亿元、专项债务958 亿元。扣除已纳入年初预算草案提前下达的债券资金603 亿元,本次预算调整拟增加523 亿元新增债务限额,其中:市级68.62亿元(一般债务4 亿元、专项债务64.62 亿元)、区级454.38 亿元(一般债务71 亿元、专项债务383.38 亿元)。
还审议通过了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收支纳入预算管理的市级预算调整方案。本次预算调整后,2024 年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总规模由5670.56 亿元调整为5745.56 亿元;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总规模由2047.24 亿元调整为2495.24 亿元。
8、 强调时间节点:内蒙古自治区18指出,持续攻坚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力争在2024 年底实现全区政府债务风险降级。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19强调力争2028 年完成化债任务。
9、 其他:山东省20表示强化债券风险日常监测预警,“一企一策”制定债券兑付和风险应对方案,加强贸易业务管控,开展“控股不控权”专项整治。贵州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印发《贵州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实施细则》21,要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得举债兴办公益事业,确需举债从事经营性活动的,应当充分考虑偿债能力,严格控制债务规模和风险,严禁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债务转嫁给地方政府,严禁各部门以任何名义要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举债发展,或承担政府公共事务等与其发展无关的其他支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22 提到,规范优化ppp 存量项目、盘活利用存量资产是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提升财政可持续能力、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力抓手,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把ppp 存量项目处理与严防新增隐性债务结合起来。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23表示,下半年工作计划方面,做好融资成本压降工作,继续实施“削峰”目标,将6%以上债务全部出清。河北省邢台市24强调积极探索偿债新路径、新办法,合理确定债务增速和规模。四川省攀枝花市25财政局组织召开协调推动国有企业高成本债务置换工作会议,详细了解国有企业债务置换方面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协调金融机构支持企业债务置换。江苏省连云港市26建成投用国企债务预警系统,对全市国有企业实时债务数据实行“红、橙、蓝、绿”分级管控,重点监控3 个月内到期债券兑付资金到位情况,针对个别超管控指标、经济指标异常等问题,及时下发《提示函》《警示函》,推动存量债务“成本高变低、期限短变长、集中变分散”,合理控制短融和直融规模,严防“短借长投”,严控短期借款偿还长期债务,债务总额增幅逐步缩小。山东省临沂市27统筹加强负债总额、负债结构和资产负债率三重约束,通过控投资、压负债、增积累、引战投、债转股等方式多措并举降杠杆减负债,出台《市属企业融资监督管理办法》,统筹完善债务融资和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强化融资上限、融资成本管控,优化管放结合的融资监管机制。
地方化债最新进展
近期各地披露的化债进展主要分为以下几大方向:
1、 项目梳理: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28全市共梳理出存量在建项目434 个,其中停建项目17 个,缓建项目36个,续建项目381 个。江西省宜春市29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审查,2024 年纳入政府投资计划49 个,同比上年压减投资73.63 亿元。湖南省湘潭市302023 年全年暂缓、叫停政府性投资项目7 个,涉及金额13.2 亿元。浙江省温州市31从严从紧压减支出,1-6 月份市级项目支出比上年同期减少25.7 亿元。
2、 非标置换: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32首笔本金打折的非标债务置换成功落地。经东城集团与某租赁公司进行多次友好协商,达成若能在6 月30 日前结清存量债务,同意将本金8.5 折结清。6 月25 日,在桂林银行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专项支持银团类贷款投放,并结清打折后的存量本金。本次非标债务置换是东城集团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柳州市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决策部署,依据35 号文精神,与非标金融机构友好协商,完成广西首笔本金打折非标债务置换。该笔债务置换后将减少已形成支出成本近4630 万元,同时,通过银行中长期贷款的置换,有效优化了东城集团债务结构,降低了融资成本。
3、 清偿企业欠款:例如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33在全面摸排的基础上统筹偿还所拖欠企业账款,通过专项债券置换偿还1.31 亿元,本级财政筹措资金偿还1.21 亿元,截至目前全部清偿了拖欠企业账款2.52 亿元,实现全区企业账款“零拖欠”,彻底解决了拖欠企业账款的历史遗留问题。山西省34披露截至2023 年年底,各市国资委已圆满完成无分歧欠款应清尽清的目标任务。甘肃省陇南市成县35近年来稳妥推进金融领域不良资产清收处置,清欠企业债务3.9 亿元。
4、 高息债务置换清理:例如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36截至6 月底,利率在10%以上的高息债务已全部置换完成。江苏省响水经济开发区37优化债务结构,已化解债务1.34 亿元,国有公司高成本保理融资1.39 亿元已全部清理完毕。
5、 暂付款消化:例如浙江省温州市38强力推进财政暂付款清理。紧盯区县暂付款规模消化任务,分类制定暂付款消化方案,截至6 月底全市暂付款余额较年初减少37 亿元。
6、 债务率下降:例如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39连续5 年超额完成市对县化债任务,政府债务率由“黄”变“绿”。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40截至2023 年底隐性债务化解任务为4.6 亿元,全年实际化解隐性债务6.1 亿元,超额完成了当年化解任务,隐性债务总额下降26.7%,2023 年综合债务率由126%下降到117%,风险等级“由黄转绿”。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412023 年累计化解政府隐性债务3.66 亿元,债务率下降至131.68%。
7、 争取政策支持:例如湖南省湘潭市422023 年抓债务化解试点契机,成功争取特殊再融资债券650.9 亿元。湖南岳阳市城陵矶新港区432023 年积极争取财政部隐性债务风险化解试点政策支持,落实隐性债务风险化解试点方案,共获批债券额度6.54 亿元;支持、协调港投集团与各金融机构政府隐性债务置换,同时申报2024 年再融资债券11.75 亿元。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44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扶持,2024 年来已累计争取到位上级资金6.56亿元。
8、 披露任务进度:例如重庆市奉节县45今年上半年化解政府性债务211800 万元,政府性债务化解成效为54%,综合债务率压降至220%,两项指标考核均已超额完成。安徽省亳州市46披露截至6 月底,按最新化债统计口径,当年任务化解进度分别是:市本级完成36.51%,谯城区完成20.34%,涡阳县完成14.52%,蒙城县完成101.86%,利辛县完成42.12%。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472024 年1-6 月,存量债务化解报中央备案任务进度32.34%,完成化解序时任务35.21%。
9、 精简平台架构:例如湖南省张家界市48今年来2 家平台公司总部部室从31 个精简至20 个,减幅35.5%,成员公司115 家合并为12 家,减幅89.6%,集团公司中层骨干和成员公司班子成员从206 名精简为111 名,减幅46.1%。
10、 其他:例如甘肃省嘉峪关市492023 年在全省率先探索出让特许经营权筹措资金,优先用于化解债务。河南50省内中豫信增通过债券投资、临时性流动资金支持等方式,化解各类信用风险,累计为地市及区县国有企业提供债务风险化解资金接近400 亿元;联合省内金融机构创设河南省债务平滑基金、河南信用稳定基金,联合债券领域科技企业建立了河南债券市场监测系统,持续维护和改善提升河南信用环境。
发行与净增状况
7 月单月城投债实现发行量3860 亿元,环比下降9%,同比下降8%;净增量为456 亿元,较上月的233 亿元接近翻番、但较去年同期的761 亿元下降40%。分省份看,江苏城投发行量达850 亿元居首,其后为山东、浙江、重庆,其余省份发行量均不足200 亿元;受各地城投到期量影响,净增量以重庆109 亿元居首,其次山东97 亿元,北京、河北、云南和湖北超50 亿元,其余省份净增量在50 亿元以下,四成左右省份净融资为负或为零,湖南城投融资净流出规模75 亿元,天津、安徽净流出超40 亿元。分券种、外部评级、行政级别看,一般中票/私募债/短融超短融、AAA/AA+评级、地级市/区县级城投发行量相对较大;一般中票/私募债、AAA/AA+评级、地级市贡献主要正净增量。
分中债隐含评级看,AA-及以下档城投贡献主要发行量和净增量。
2024 年1-7 月城投债发行量合计29746 亿元,同比下降9%;2024 年1-7 月城投债实现净增量合计297 亿元,较去年同期的8601 亿元大幅减少97%。分省份看,2024 年1-7 月江苏、山东、浙江城投仍占据发行量前三位;山东净增量居首,而江苏、浙江受到期量影响净增量均为负、排序相对靠后,绝对值看山东、江西、河北、重庆、广东、北京、河南和新疆净增量居前均净流入超百亿元,天津、湖南、浙江、江苏、贵州、湖北、安徽、四川净流出规模超百亿元。分券种看,2024 年1-7 月一般中票/私募债/短融超短融贡献主要发行量,净增量则主要由一般中票贡献。
分评级看,2024 年1-7 月AAA/AA+城投的发行居多、净增量居前,与去年同期一致,但AA 及以下同比由净流入转为净流出,正融资的评级中枢有所上移。分中债隐含评级看,2024 年1-7 月AA 档/AA-及以下档城投贡献主要发行量,AA+档贡献主要净增量。
新一轮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状况
7 月延续了6 月无新增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发行的格局。截至7 月末已有27 个省份发行合计1.5 万亿元特殊再融资债券,其中贵州以2889 亿元公告发行额居首,此外天津、云南、湖南、内蒙古、辽宁5 省发行额也超千亿元。发行节奏看,2023 年自9 月25 日内蒙古率先公告发行地方政府再融资债券偿还存量债务起,10 月特殊再融资债券公告发行额快速突破万亿元,11 月起发行放缓。2024 年以来仅天津、贵州有少量新增发行。
取消发行状况
7 月城投债取消发行1 支、金额合计5 亿元,较6 月的4 支、31 亿元下降。2024 年1-7 月累计看,城投债取消发行支数和金额合计分别达105 支和467 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2%和51%。
分省利差变动状况
7 月城投板块AAA、AA+、AA、AA(2)、AA-隐含评级超额利差均值分别持平、收窄1bp、持平、收窄1bp 和收窄6bp。各评级和区域利差收敛居多。其中AAA/AA+/AA 等级总体收窄幅度较小,AA(2)辽宁,AA 山东、广西、四川、云南和湖南压缩幅度相对较大。
提前兑付状况
7 月城投债条款外提前兑付共12 支、金额合计44 亿元,较6 月的12 支、33 亿元支数持平、金额有所增长。
总结与投资建议
再提财税体制改革:7 月以来,中央再提财税体制改革,并进行了更加深入的阐释,涉及央地财政关系均衡、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共享税分享比例优化、地方附加税合并、加强中央事权并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个人所得税制度和房地产税收制度完善等。
化债政策边际变化:新增专项债券资金用途有所放宽,给出一定额度用于化解存量债务,2023 年下半年针对12 个重点地区,2024 年扩大至非重点地区。此外,重点化债省份的支持措施期限延长至2027 年6 月末。
天津又迎利好:央行等四部委和天津政府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天津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34 条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城投和化债方面重点关注合理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与融资平台公司债券接续发行、推动京津冀地区信用体系一体化并鼓励全国性银行业金融机构探索建立京津冀联合授信机制等提法。
地方审计发现问题:近期北京、内蒙、贵州省贵阳市等多地披露2023 年审计工作报告,指出在举债化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违规新增政府隐性债务、政府债券使用不合规、政府投资基金违规运作、财政预算管理不够严格等。
地方主要政策表态:地方层面来看,主要涉及地方财税改革、非标债务化解、设立基金、压降平台数量、督查调查、银行牵头化债、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强调时间节点等关键词。
化债进展:7 月以来,多地陆续披露化债进展,主要涉及项目梳理、非标置换、清偿企业欠款、高息债务置换清理、暂付款消化、债务率下降和债务颜色改善、争取政策支持、披露任务进度、精简平台架构等几大方向。
融资:7 月城投债发行量环比同比均有所下降、净增量环比增长但同比仍减少。具体看重庆地区、一般中票/私募债、AAA/AA+评级、地级市贡献主要正净增量。
展望:我们认为当前“资产荒”基础逻辑仍在,在守住底线风险的大背景下,短期城投信用风险可控,配置价值仍存,且波动率相比利率债和金融类债券品种较低,建议仍以3-5 年左右适度下沉作为底仓,优质城投适度拉长久期。
后续重点关注以下几点:1)财税体制改革为近期市场关注重点之一,核心在于央地再平衡,目前已逐步有框架轮廓表露,后续静待更多细节措施出台。2)化债政策期限延长,有助于城投债券刚兑信仰延续,城投未来供给受限的格局预计仍维持,非标置换的难度有望边际改善、实际落地和推进或有所加快。3)未披露“一案两书”的“特殊”新增专项债发行或有助于缓释地方债务风险,但在城投收益率和利差均已下行至低位的情况下,加上从当前情况来看规模体量并不算大,对城投板块市场表现的增量利好有限。4)天津地区再迎利好,意见发文层级较高,显示支持力度或较大。合理支持债券接续、鼓励京津冀联合授信均为融资端较为实质性的措施,但“合理”“鼓励”等非强制性措辞一定程度上又弱化了执行预期,后续落地情况需进一步关注。
风险
政 策明显变化,出现超预期信用风险事件。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