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外贸数据点评:外需“转弱”信号初现?

张云杰/马洁莹 2024-08-09 09:01:09
机构研报 2024-08-09 09:01:09 阅读

  事件:

      8 月7 日,中国海关总署公布7 月进出口数据。按美元计,7 月出口金额当月同比7%、预期9.6%、前值8.6%;进口金额当月同比7.2%、预期3.2%、前值-2.3%。

      核心观点:外需“转弱”信号初现?

      7 月出口增速低于预期,环比表现弱于季节性。7 月,出口当月同比较上月回落1.6 个百分点至7%,不及市场预期的9.6%。尽管出口增速读数较高,但受基数影响较大,去年7 月出口增速仅有-14.3%。环比来看,7 月出口金额为3006亿美元、环比减少73 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26 亿美元,也明显弱于2018-2022 年均值的74.3 亿美元。

      出口增速回落背景下,外需景气由扩张转为收缩。经验上看,我国出口表现与全球制造业景气有较强相关性;7 月,全球制造业PMI 连续扩张6 个月后转为收缩,指标读数较上月下降1.1 个百分点至49.7%。结构上看,主要是发达经济体制造业景气回落较多、如美国制造业PMI 回落至50%下方,印度、越南等新兴市场制造业景气仍具一定韧性。

      但以半导体为代表的产业逻辑仍较坚挺,持续拉动我国集成电路等机电设备类产品出口。2023 年以来全球半导体需求持续回升,今年6 月销售额同比仍保持18.3%的较快增速。具体到相关产品,主要是集成电路、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等出口进一步走强,分别拉动7 月总出口同比较上月提升0.2、0.6 个百分点至1.3%、1.2%。

      7 月出口数据进一步指向外需支撑强度有所减弱,近期出口相关高频数据已有较充分反馈。CCFI 运价指数作为航运市场的“晴雨表”,可较好反映我国出口景气度;8 月2 日,CCFI 运价指数在连续上涨3 个月后再度出现下降,较前周下滑2.2%至2133 点。此外,港口货物吞吐量可较好映射我国出口“数量”,近期该指标读数明显有所下移。

      常规跟踪:出口增速回落,环比表现弱于季节性出口:7 月出口增速小幅回落,对美、欧出口表现边际走强。7 月,出口当月同比较6 月下降1.6 个百分点至7%。分地区看,依然是东盟对我国出口贡献最大,当月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2.2%、拉动总出口同比增长1.9%,但贡献幅度边际上有所收窄,较上月回落0.5 个百分点。相比之下,我国对美、欧出口增速抬升,当月分别同比增长8.1%、8%。

      机电产品出口增速进一步抬升,集成电路、自动数据处理设备拉动作用较强。从主要出口商品来看,7 月,机电产品占我国出口总值的59.7%,当月同比、拉动总出口同比分别较上月提升2.5、1.5 个百分点至10%、5.9%。其中,集成电路、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等出口进一步走强,船舶、汽车底盘等运输设备出口依旧表现亮眼。

      进口:7 月进口增速反弹,自东盟、美国、欧盟进口明显回升。7 月,进口金额当月同比较6 月反弹9.5 个百分点至7.2%。分地区看,我国自东盟进口同比增长11.1%、拉动进口总额同比增长1.72 个百分点、贡献幅度最大;其次是美国,当月进口同比增长24.1%、拉动进口总额同比增长1.66 个百分点。

      机电产品进口增速回升,原油降幅明显扩大。从主要进口商品看,7 月机电产品拉动进口总额同比增长0.5%、较上月反弹1.9 个百分点;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表现亮眼,当月进口同比增长26.2%、拉动进口总额同比增长1%。此外,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速也有明显回升,当月同比增长2.2%、较上月提升4.1 个百分点,拉动进口总额同比增长0.7%。

      风险提示

      海外经济修复持续性不足,国内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