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装备行业深度汇报(一):核电连续两年核准10台机组 发展春风已至
产业拐点:华龙一号进入规模化建造,已具备量产及国产化基础1)能源转型:“3060”双碳目标促使我国进行能源转型;2)低碳能源:核电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少、成本低、利用小时数高;3)增长空间:预计2030年、2035年我国核电装机将分别达到120GW、150GW左右,而截至2024月3月31日,我国(大陆地区)核电装机容量58.22GW ,尚有增长空间;4)国产化率提升:中国核电自主化进程持续加速,国产化率持续提升,至福清三期已高达88%,国内产业链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核电自主化进程。
现状:截止2024年7月26日:核准待开工核电机组8台;选址通过待核准机组13台(含高温气冷堆);受理选址环评机组共3个厂址、5台机组;
市场空间:年均千亿市场,2022-2027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6%。经测算,国内核电站年均投资额1860亿元,从2020年开始至2027年核电投资额CAGR约26%。
竞争格局:上游、下游主要是国企把控、民企主要参与中游核电产业的上游包括核电设备、核燃料的供应等;中游包括核电站的建设及设备安装、运营;下游主要涉及废物处理市场。
上游:目前中国核燃料供应和进口为专营模式,仅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国家电投集团具备资质。
中游:核岛设备的毛利率在设备类最高,其国内供应商格局已形成以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哈电集团为主体的三大核电装备制造基地;中国一重、二重和上重为主的大型锻件和反应堆容器制造集团,以及其他配套设备供应商。
下游: 2023 年年底,55 座在运核电机组分别由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国家电投集团、华能集团 4 家企业负责控股运营;中国核建是唯一的核岛建设公司。
投资主线1——运营商:核电运营商CR2>94%,竞争格局好,在产业链内毛利率偏高,有望随之在运装机容量增长持续释放业绩。
核电+风光运营商:中国核电
核电运营商:中国广核
投资主线2——燃料专营:中国的核燃料供应和进口为专营模式,目前仅中核下属中核原子能公司、广核下属中广核铀业和国家电投下属国核铀业具备核燃料专营资质。加工环节,中核具备加工核燃料组件的资质及能力的公司为旗下的中核建中和中核北方;广核具备加工核燃料组件资质的公司为旗下中广核铀业。
中国铀业、中广核矿业
投资主线3——核岛设备:核岛零部件毛利率为40-50%,在产业链内最高;核岛设备毛利率为30-35%。供应商格局已形成以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哈电集团为主体的三大核电装备制造基地;中国一重、二重和上重为主的大型锻件和反应堆容器制造集团,以及其他配套设备供应商。由于从事该行业需要民营核安全设备设计及制造许可证,竞争格局较好。
核电主设备:东方电气、上海电气、中国一重、哈尔滨电气、佳电股份、海陆重工、融发核电核岛设备零部件:应流股份、久立特材、西部材料、中密控股核岛设备:中核科技、江苏神通、纽威股份、川仪股份、南风股份、盾安环境、山东章鼓
投资主线4——核电建设:核岛建设仅中国核建具备能力,公司掌握了包括 CNP、M310、CPR1000、EPR、VVER、AP1000、CAP1400、华龙一号、高温堆、重水堆、实验快堆、先进研究堆等各种堆型、各种规格系列的核电建造能力,是全球唯一一家连续 39 年不间断从事核电建造的领先企业,代表着我国核电工程建造的最高水平。
中国核建
风险提示:核电批复情况不及预期、公司竞争优势下降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研报使用信息更新不及时风险、行业规模测算偏差风险、业绩预测和估值判断不达预期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