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之工程机械产业:地方产业巡礼

黄国伟/谭吕淇 2024-08-11 08:30:22
机构研报 2024-08-11 08:30:22 阅读

  前言:工程机械之都,引领行业“争锋”世界自早期的中联与三一起步,长沙由孤军作战,到坐拥5 家全球50 强工程机械巨头,且孕育了43 家工程机械大中型主机企业,工程机械总产值约占中国的27.5%、全球的7.2%,产品覆盖180 个国家和地区。现如今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种类全,共拥有12 大类、100 多个小类、近500 个型号规格的主机产品,覆盖广,涵盖全国工程机械品种的70%,二是技术先进,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不断创新以进,依托于此,长沙成为继美国伊利诺伊州、日本东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工程机械产业集聚地。面向周期性下行叠加大规模设备更新,作为“领头”的工程机械行业于变局中开新局,对长沙的经济发展提振亦将是意义非凡。

      政策:以技术发展为牵引,首创链长制,推进协同发展搭乘基建的时代发展,长沙工程机械产业快速崛起,背后亦有赖于湖南政府牵头,以技术创新为核心要素,积极推进企业间的协同发展,为产业发展共同蓄力。长沙2017 年于全国率先实施“链长制”,2023 年又结合实际,把原有的22 条产业链整合为17 条重点产业链,并将产业集群赋能作为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七大工程之一。近年来打造产业链,提升自主研发力,无疑是政策所向,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作为长沙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率先通过工信部验收,成为全国首个正式进入工信部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池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全球首台超万吨米级塔式起重机、全球最高高空作业平台等产品不断刷新行业纪录。

      现状:锚定先进制造业高地,自主研发锻造新质生产力工程机械是长沙6 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 2023 年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链完成产值2200 亿元,连续14 年位居全国第一,5 家企业上榜“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 强”,可生产12 大类、100多个小类、近500 个型号规格的主机产品。长沙以主机厂为牵引,工程机械产业链各主体由松散到紧密,产生聚焦效应、协同效应、放大效应,形成产业共同体,其鲜明特色为研发优势较强,以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为代表等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占比高,截至目前,长沙市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已拥有20 多家国家级、100 多家省级创新平台,为长沙工程机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动向:转型升级迈向国际,进军“智能制造之城”工程机械行业呈现波浪式周期性发展特点,工程机械产业每次周期性调整都会是一次行业“洗牌”,当前受基建、房地产等项目开工量下降影响,行业出现一定下行势头,面向行业发展变革,长沙机械制造业正逐步迈向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产品端推进智能化升级,企业端逐步开拓新能源布局,资金端鼓励出海,长沙2024 年前5 月机械出口额居全国各大城市第一。

      风险提示

      1、基建、地产投资增速低于预期;

      2、电动化产品拓展进度不及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