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加强逆周期调节VS关注债市利率风险

孙彬彬/隋修平 2024-08-11 08:30:41
机构研报 2024-08-11 08:30:41 阅读

  摘要:

      央行关注债市情绪和利率风险,市场关注央行进一步的行动,包括对于金融机构持有债券资产的风险敞口开展压力测试,对于资管产品、影子银行、交叉金融风险、杠杆问题等关注等。

      债券市场面临的监管压力上升,是否意味着债市利率调整幅度会进一步扩大?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保持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以及坚持货币政策支持性立场的背景下,央行可能不会背离基本面而收紧流动性,以及单方面改变市场利率方向。

      利率风险核心在于政策面和基本面的变化。在加强逆周期调节的过程中,如果后续财政增量力度有限,信贷社融继续维持高质量发展,同时央行保留降息、降准的可能,债市在趋势上或许不存在逆转的可能。

      关注央行在下半年通过结构性工具扩大信贷的可能,可以通过政策行为和票据利率走势加以观察。关注财政进一步增量发力的可能。对于增量,我们继续建议市场以右侧思维看待。

      政策需要有效行动来驱动市场预期变化,因为不断反复的交易过程中,市场对于一般意义上的增量政策或许已经免疫。

      对比参考2023 年,有力度的增量政策出台后,长期限利率的调整幅度可能不超过15BP。

      对于资金面,在央行新框架下,预计仍然维持在不低于OMO7 天利率的水平附近。

      对于央行引导长债利率,我们认为如果加强引导的同时,不改变流动性状态,则引导所带来的利率调整幅度不会太大,毕竟货币仍然需要配合财政发债。

      央行提及扩大金融风险处置基金积累,强化存款保险专业化风险处置职能。

      我们推测,这或许说明在重点领域风险化解处置过程中,现有金融风险处置基金可能消耗较快,需要进一步加大积累,这或许进一步说明我们防风险、稳增长压力仍然较大,稳定的低利率环境有利于化险维稳。

      综上,央行或许希望保持预期引导的状态,尽量控制利率下行的节奏、幅度和斜率,在货币政策引导和资金面与基本面的推动下,长期限债券利率或许会参照政策利率变化阶梯式下行。

      降息交易可能告一段落,长期限债券利率或许在现有平台附近展开阶段性震荡。震荡区间的下限需要尊重央行的指引,我们判断,10 年国债可能是2.1%,30 年国债可能是2.3%。上限则需要服从基本面的方向,参考历史,我们暂时可以按照7 月22 日降息附近的位置作为参考。

      我们的策略建议:弱化资本利得,以静态票息的思维看待下一阶段。长期限债券票息仍然有优势,保持等待下一次机会的状态。中性视角下,建议哑铃型,负债稳定的可以考虑信用加久期。

      风险提示:基本面数据超预期,海外经济超预期,增量政策超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