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策略报告:从久期到杠杆

尹睿哲/刘冬 2024-08-12 08:30:43
机构研报 2024-08-12 08:30:43 阅读

  动荡的一周带来短期扰动和中期变局。过去一周,海内外市场动荡。低于预期的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引发海外市场从大幅下挫到反弹修复的急遽情绪宣泄,国内债券市场亦出现大幅波动。行至此处,市场面临短期扰动和中期变局:

      短期扰动:单边下行暂告一段落,波动上升。央行强化调控是短期市场波动的主要推动力,其“纠偏”的主要目的或在于避免机构过度承担久期风险,而非持续抬升利率中枢。后续思路可能着眼于加大长端波动。调控窗口期内,单边下行趋势暂缓,宜保持谨慎,从久期策略上看,本周中长债基普遍暂避锋芒。

      中期变局:海外宽松重启。9 月很大概率成为美联储新一轮降息周期的起点,背后是全球需求的降温,并将带来流动性环境的拐点。关注中期变局可能带来的两方面影响:一是,流动性拐点与杠杆策略空间;二是外需降温的“坏消息”能否成为内需的“好消息”。

      流动性环境拐点与杠杆策略。严监管下,久期策略施展空间压缩。关注杠杆策略空间拓宽的可能。杠杆策略在上半年未能得到充分运用主要受制于包括稳汇率在内的多重目标下,资金利率空间未能充分打开。随着美元走弱和美国降息周期的渐行渐近,人民币汇率进入压力缓和期。缓和期,杠杆策略的运用空间存在拓宽的可能:过去两次汇率升值期,中长债基杠杆率分别提升10 和7 个百分点。过去两次汇率贬值期,杠杆空间压缩3-5 个百分点。

      外需“坏消息”能否促成内需“好消息”?7 月以来全球经济现放缓势头,全球制造业PMI 时隔半年首次回落至景气线下方,海外大宗商品价格也指示了投资者对需求放缓的担忧。历史经验看,外需回落期,国内政府支出的对冲力度通常上升。虽然当前看大规模财政刺激出台的可能性还不高,但如果后续外围环境向悲观场景演绎,则值得关注这种情况下,财政再进一步加力的可能。

      利率策略方面,短期看,我们倾向认为,央行本次对利率的调控目标或并非简单达到某个“点位”,而是改变单边持续大幅下行的走势,提高市场的“波动率”。因而,以静态点位判断调整期是否结束或许有些失之谨慎。加之政府债发行将迎高峰,加码了央行对流动性环境的主动掌控力度。因而,建议暂时右侧思维,等待调控窗口结束。中期看,全球即将引来新一轮宽松周期,流动性拐点即将确立,杠杆策略空间有望拓宽,成为久期策略受限下的一种“补充”。另一方面,宽松周期背后是下滑的全球需求,外需的“坏消息”能否成为内需的“好消息”,还有待观察财政发力程度。

      风险提示:央行监管 态度,海外货币周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