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福固收:后续短端利率与货币政策展望

徐亮/黄紫仪 2024-08-12 20:30:56
机构研报 2024-08-12 20:30:56 阅读

  投资要点:

      本周进入税期,8月并非缴税大月但税期扰动依然存在,此外政府债供给继续放量,缴款规模上升至6134亿元(2023年11月以来最大值),并且本周四有4010亿元MLF到期。总体来看,资金面压力明显加大,考虑到央行有收窄利率走廊的想法,且在货政报告中提到将在必要时开展临时正、逆回购操作,一方面预计央行会放量7D逆回购提供流动性支持,另一方面若资金价格波动较大,不排除动用临时逆回购工具提供隔夜资金支持的可能,当然也可能通过降准提供中长期流动性支持。

      存单供给方面,根据中国货币网披露,截至2024年8月11日,共375家银行公布2024年存单发行备案,合计规模27.26万亿元,从备案使用情况来看,目前整体的备案使用率为64%,明显较2023年高,其中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的备案使用率分别为75%、70%、58%。从2020年以来备案使用率的情况来看,目前存单供给整体逼近上限,后续大幅净融资的可能性不高,尤其是股份行。当前短端利率的变量主要在需求端,但目前债市情绪有所降温,在资金面承压且整体收益率曲线上移的情况下,存单利率也将稳步上行,若央行未提供配套措施不排除回归2%以上的可能性。

      对于公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整体来看有以下三个主要关注点:

      第一,更加强调货币政策框架转型。在货币政策工具上,央行国债二级市场交易在加快推进。在利率传导机制上,随着央行后续进一步畅通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7DOMO政策利率→LPR→存贷款利率的利率传导机制或形成。此外,央行在认可手工补息整改工作的成果的同时也指出目前“部分报价行报出的LPR偏高,与其最优质客户贷款利率之间出现较大偏离,一定程度影响了报价质量”,预计年内LPR还有下降空间。

      第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更加向科技和扩内需倾斜。在科技领域的金融支持上,Q2的表述变为“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此次科技金融被放在了第一位。在扩内需方面,写入“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助力释放消费潜力”,5000亿元的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再贷款使用规模为0亿元,预计下半年将加快使用进度,带动对科技领域的信贷支持,同时也不排除推出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来支持消费领域的可能性。

      第三,持续强调利率风险。央行在此次货政报告中多次提及债券市场利率风险,一是在介绍国债借入操作部分指出国债收益率持续较快下行;二是设置《专栏4 资管产品净值机制对公众投资者的影响》,复盘了2022年四季度债市利率上行导致理财负反馈现象,并提示“当前市场和底层资产仍复杂多变,市场的螺旋循环效应也依然存在”;三是在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部分明确指出“对金融机构持有债券资产的风险敞口开展压力测试,防范利率风险。”。从今年4月以来央行持续关注长期债券收益率的变化,为应对利率风险央行将持续进行预期引导,也不排除窗口指导、监管约束、自律调查、直接开展国债交易等多重配合的可能性。

      此次央行未透露合意点位,2.1%、2.3%阶段性低点短时间难以突破,2.2%、2.4%也未必是央行收手点位。

      风险提示

      政府债供给超预期、货币政策超预期、经济表现超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