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点评:7月通胀:CPI、PPI缘何走势分化?
7 月CPI、PPI 走势分化,如何理解?7 月CPI 环比、同比分别为0.5%,相较上期大幅改善,一方面源于夏季高温多雨带来的蔬果价格上涨,另一方面则是暑期出行旅游升温,带动线下消费价格回升。而PPI 环比-0.2%,同比-0.8%,与上期持平,相较于CPI 的快速回升,PPI 的修复则有所滞后,一方面受到全球经济下行预期升温,国际定价的有色金属等价格下行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国内需求仍有待进一步加强。下半年,在出口对经济拉动逐步“退坡”的背景下,内需有望进一步接力,财政也将进一步提速,伴随去年同期的低基数效应,PPI 涨价动能正在积蓄,PPI 同比有望在年内转正。
CPI:蔬果、蛋类通胀回升带动食品CPI 回升。食品价格环比从6 月的下降0.6%回升至7 月的1.2%,进一步带动了CPI 回升,由于受到夏季高温多雨的影响,鲜菜和蛋类价格分别环比上涨9.3%、3.7%,鲜果价格环比也从上月的-3.8%收窄至本月的-0.3%。而猪肉CPI 环比上升2.0%,相较上期的11.4%大幅回落。后续来看,当前高频数据显示,8 月猪肉和蔬菜平均批发价相较7 月斜率出现明显上升,8 月食品分项CPI 或延续7 月进一步改善。
暑期开启,出行、旅游等服务价格进入旺季,带动核心CPI 环比继续改善。在暑期旅游需求带动以及6 月旅游需求较弱的背景下,7 月出行旅游类通胀大幅改善,线下消费价格回升,其中,飞机票、旅游和宾馆住宿价格环比分别上涨22.1%、9.4%和5.8%,根据统计局数据显示,三类涨幅均高于近十年同期平均水平,共带动CPI 环比上涨约0.24 个百分点。随着暑期的进行,8 月出行旅游通胀或延续7 月强劲数据。
PPI:同比、环比均与上期持平,仍受大宗商品价格下行以及国内需求不足影响,7 月PPI 价格环比、同比分别维持在-0.2%、-0.8%的水平,均与上期持平,相对于CPI 的大幅改善,本月PPI 的修复略显滞后。从分项来看,本月涨价核心动能主要在上游原油、化工产业链条,而黑色、有色、煤炭等上游行业以及下游消费行业则对PPI 有所拖累。
具体来看:
原油化工:7 月国际油价整体环比上行,输入性因素带动国内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环比上涨3.0%,也成为了7 月PPI 中为数不多环比上涨的行业。在此基础上,化学纤维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环比均出现明显改善,7 月分别环比上涨0.6%和0.5%。
有色金属:7 月由于全球经济放缓叠加特朗普交易推动,国际定价的有色金属板块多数产品价格下行,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环比下降0.4%,其中铜冶炼价格环比下降1.6%,铝冶炼价格环比下降0.2%。
黑色金属:受到房地产市场下行,高温多雨天气影响建筑施工的影响,钢材、水泥等需求仍然偏弱,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环比分别下降1.7%、0.8%、0.6%对PPI 的拖累最为严重,在整体地产端相对较弱的背景下,后续PPI 的修复可能仍然偏缓。
往后看,我们认为,内外部环境正在逐步好转,涨价动能正在逐步积蓄。
价格回升依然是当前宏观环境的重要线索,从工业产成品库存增速来看,当前依然处于补库的早期,随着后续补库的开展,PPI 增速有着较大的回升空间。在三中全会和7 月政治局会议的部署下,下半年整体政策将会有所提速,财政将进一步加码,同时在汇率压力的缓解下,年内有望进一步降息,PPI 涨价动能正在逐步积蓄。
风险提示:政策出台节奏及项目落地放缓导致经济复苏偏慢;海外经济体提前显著进入衰退,国内出口超预期萎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