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的中国经济(2024年第29期):如何提高居民消费需求
价格负增长对生产的影响持续蔓延,上周开工率、产量形势继续走弱,产能利用率虽然未再走弱,但多数指标继续环比下降。改变当前局面需要在需求侧做文章。
从3 季度以来的高频和总量数据来看,价格持续负增长对生产的影响持续蔓延。上周一部分开工率、产量高频均出现明显下滑,如螺纹钢产量等,多数产能利用率指标继续环比下降。而价格也仅有小幅改善,三分之二左右的价格高频指标持续下跌。总之,目前中国经济不但需求持续不足,供给也出现继续下跌的风险。
供需决定价格,需求的波动性大于供给,因此能改变当前局面需要在需求侧做文章。一是要放缓房价下跌斜率,二是要增加居民消费需求。然而,价格负增长已经开始对居民收入造成明显约束,增加居民消费需求短期内可能难以通过提高居民收入增速来实现。从过往经验看,增加居民收入也不是政府较为擅长的逆周期调节手段。
可以考虑的方式是将商品房收储作保障房与增加居民消费需求综合施策。
2023 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32994 元,其中居住支出为7822 元,占比仅次于食品烟酒类支出。若商品房收储用作保障房能够有效扭转居民住房支出行为,那么可能可以实现居民现金流的改善,若一部分现金流能够用于消费,这就在收入增速偏低的情况下,增加消费需求。这个逻辑就是疫情前市场认为房价过高导致居民消费降级的逆向运用。
因此,商品房收储包含两重作用,一是降低超额供给,放缓房价下跌速度;二是提速保障房建设,降低居住支出对其他消费支出的占用,支持居民可选消费的能力和意愿。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风险、国内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全球衰退及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超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