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立体博弈系列之四:竞合之势:机构资管业务总览-机构立体博弈系列之四

机构研报 2024-08-13 20:30:56 阅读

近年来,在监管政策优化以及金融市场成熟背景下,各类基金产品越来越受到商业银行、保险资管、理财子等机构青睐,估计超过12万亿元公募基金产品由机构配置。尤其是公募基金加大指数化运作,具备较强的工具属性,是银行和保险等金融机构大类资产配置的重要渠道,公募基金为相关机构提供了丰富的期限、品种投资选择,能够满足绝对收益回报需求,且在税收、流动性等维度上存在优势。相关机构需求的完善构成了公募基金机构业务,我们为此编撰机构资管业务总览,分析“银行-理财-保险-基金”中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资产配置与监管政策调整,机构业务新一轮更新迭代将至。机构市场需求谋变,金融市场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传统资产配置逻辑与框架在实践中的有效性将面临挑战,比如经济增速逐渐下台阶,长期利率水平下降,固收资产绝对收益水平降低,信用下沉策略的性价比下降,较难满足收益诉求;而权益配置比例的提升使得组合不稳定性增加,易与负债端形成共振放大波动等。这些都对机构业务投资研究、产品创设乃至销售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以2023年以来规模扩张的指数利率债基为例,一方面,新资本管理办法要求下,主动管理类基金披露信息有限,银行对透明度高的指数化产品需求快速上升;另一方面,随着利率进入低波动阶段,长期看主动管理利率债基Alpha减小,而利率债指数基金较低的费率、较高的流动性等特征,成为机构配置传统债券基金较好的替代品种。

    运用创新视角,把握解决路径。一是开发运用各类创新型工具,充分扩展有效前沿,优化组合风险收益特征。比如充分重视衍生工具运用;积极进行私募股权、不动产、Reits产业等新资产布局;同时探索跨区域全球化布局,进一步分散风险,获取多样化的收益来源。二是优化传统的大类资产配置框架,充分挖掘细分品种的相对价值,利用其差异化的风险收益特征,构建更多策略组合,丰富资产配置工具箱,构建颗粒度更细的多策略组合,进一步满足多样化负债诉求,如银行的理财委外、保险的OCI账户;最后,与零售资管业务类似,探索投与顾的协同,针对区域银行、中小保险公司开展专属投顾服务。

    风险提示:长端利率下行、投资者风险偏好变化、经济下行超预期、监管政策变化等。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