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金融数据点评:季节效应与需求不足共振

张继强/吴宇航/吴靖 2024-08-14 12:00:51
机构研报 2024-08-14 12:00:51 阅读

  事件

      8 月13 日,央行公布2024 年7 月金融数据:

      (1)新增人民币贷款2600 亿元,wind 预期4561 亿元,前值21300 亿元。

      (2)社会融资规模7708 亿元,wind 预期10216 亿元,前值32999 亿元。

      (3)M2 同比6.3%,wind 预期6.4%,前值6.2%;M1 同比-6.6%,wind 预期-4.5%,前值-5.0%;M0 同比12.0%。

      作为传统的信贷“小月”,7 月金融数据通常会季节性回落,但本次数据仍弱于季节性,一方面说明融资需求不足问题依然存在,另一方面也是信贷继续挤水分的体现,响应了“转变片面追求规模”的政策思路。具体来看:

      第一,新增信贷总量低于季节性,票据规模大增7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600 亿元,同比少增859 亿元,处于历年同期的偏低水平,其主要支撑在于票据。7 月官方PMI49.4,表明经济环比趋势仍待逆转。从高频看,出口和消费数据也在近期出现一些走弱信号,显然对贷款需求都有一定制约。

      此外,6 月半年末的贷款冲量对相关需求也有一定透支。

      第二,结构上看,对公和零售信贷均偏弱

      7 月非金融企业贷款新增1300 亿元,同比少增1078 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分别新增-5500 和1300 亿,同比分别多减1715 亿元、少增1412 亿元。7 月整车货运流量指数(同比-1.31%)延续低位运行,工业部门开工率弱于季节性,说明制造业景气度整体不高。而地产和基建等传统行业表现总体一般,企业融资需求相对承压。在此背景下票据再次成为贷款的主要支撑,7 月企业票据融资5586 亿元,同比多增1989 亿元。

      居民贷款新增-2100 亿元,同比多减93 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分别新增-2156 和100 亿元,同比分别多减821 和多增772 亿元。暑期出行维持量增价跌特征,短期贷款表现一般,而7 月二手房销售维持了一定韧性,可能是中长期贷款的主要支撑因素。

      第三,社融口径信贷负增,但债券融资有所回暖7 月社融口径新增信贷-767 亿元,同比少增1131 亿元。但这并非代表金融对实体的支持力度减弱,因为部分融资需求转向了银行表外。

      例如,7 月非标融资合计-755 亿元,同比少减970 亿元。其中委托贷款单月增长346 亿元,主要来自部分城投平台的债券融资需求转向表外。

      债券融资也有一定修复,7 月企业债券融资2028 亿元,同比多增738 亿元,略有好转。城投债(Wind 口径)7 月净融资约110 亿元,环比上月有小幅增加,但同比仍下滑,地方广义财政力度仍在偏紧状态,结构上,非化债重点省份的净融资规模为负,经济大省的项目制约可能更值得关注。7 月地产债(证监会口径)净融资约-150 亿元,净融资缺口较上月有所扩大,不过地产债发行利率有所下降、且民企地产债利差有所收窄;据克而瑞,2024 年7 月65 家典型房企的融资总量为523.46 亿元,环比增加63.8%,万科等重点房企的银行贷款方面有积极信息,供给端融资支持有一定效果,但后续仍依赖于销售端修复的持续性,尤其关注新房端传导。相比于城投地产,产业债或贡献更多融资需求。

      7 月政府债券融资6911 亿元,同比多增2802 亿元。特别国债发行支撑下,政府债维持同比多增,但7 月地方专项债发行进度依旧偏慢。“及时发行并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等是近期财政方面的工作重点,在发行(8 月以来专项债发行略有加快)和财政存款(7 月财政存款转为同比少增)数据中有一定印证,但项目制约如何解决或更为关键。

      第四,M1 同比下行

      7 月M2 同比增长6.3%,较上月下降0.1 个百分点,主要源于贷款拖累下派生存款减少。M1 同比-6.6%,较6 月进一步回落,一方面是手工补息余波仍在。另一方面是7 月新一轮的存款降息落地,存款仍有流出压力。根据普益标准数据,7 月理财规模环比增长1.24 万亿。此外地产链尚待修复,微观主体活力有待改善。这也与7 月经济高频数据一致。

      市场启示:

      7 月金融数据既有季节性因素,也反映了弱需求的现实。对数据本身而言,央行今年不断引导市场“抛弃规模情结”,更重视信贷质量,未来社融信贷少增或成为常态,总量参考意义并不高,当然M1 继续下探说明实体活力有待改善,基本面大趋势不变。对市场而言,近两周大行卖债本就导致债市情绪偏弱。今日早盘OMO 大幅放量,盘中配置盘买入,尾盘金融数据出炉助推,盘后金融时报发文,均表明卖债扰动或告一段落。当前债市赔率总体偏中性,继续把握慢涨快跌的机会,推荐存单+非关键期限长久期利率债的哑铃组合。

      风险提示:房地产和化债政策、人民币走势等。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