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研究专题报告:定量视角 看“特朗普关税2.0”潜在影响

杨灵修/包承超/万清昱 2024-08-14 19:00:49
机构研报 2024-08-14 19:00:49 阅读

“特朗普关税2.0”成焦点话题,但政策落地或面临阻力一方面,在2016 年总统竞选过程中,特朗普就曾主张对华进口商品全面加征45%的关税,但最终政策的商品覆盖面和税率都未完全落地。另一方面,通过测算美国进口买家因关税造成的损失,我们发现全面加征成本几乎是中美贸易摩擦时的4-5 倍。且美国进步中心的研究表明,平均每个美国家庭每年将因特朗普的10%关税提案而多支付最少1500 美元的税款。因此,从经济成本和历史经验的角度,我们认为60%的无差别关税在美国内部仍存在一定阻力,能否完全落地仍然需要观望。

    若全面加征,对美风险敞口较大的产业链更容易受到冲击中观层面,当前的中美进出口结构下,“中国对美国出口依赖度高”+“美国对中国进口依赖度低”(美国可从其他国家实现进口替代)的行业受影响或更明显,例如:

    个人用品Ⅲ、医疗保健设备与用品、航空航天与国防、汽车零配件等。微观层面,企业当前的收入结构下,出口导向的行业中,“美国地区收入占总收入高”+“美国地区收入占海外收入高”的行业在无差别关税下或面临更高风险,例如:电子设备/仪器和元件、纺织品/服装与奢侈品、汽车零部件以及半导体产品与半导体设备。

    若结构性加征,外贸依赖度与可替代性影响行业受损程度从2018-2019 年中美贸易摩擦最终落地的4 个征税清单来看,特朗普倾向于优先针对机械、电气设备、电子等高技术产品,随后扩散到纺织服饰、家庭耐用消费品等非高技术产品。此外,对华进口依赖度是美国加征关税力度的考量因素之一,自中国进口份额或金额低的行业,关税加征比例更大且加权税率更高,如汽车、建材、电子、食品等。但对于部分行业如电气设备、家庭耐用消费品等,我国商品在全球范围内仍具竞争力,美国短期难以找到进口替代品,后续豁免程度同样较高。

    短期留意部分行业“抢出口”,但后续出口或被阶段性透支短期来看,高关税压力推动我国对美出口相对增速出现阶段性脉冲,企业被迫调整进出口节奏,即“抢出口”,但同时也对后续出口造成了一定的透支;且汽车、建材、食品、制药等美自华进口依赖度低、加征税率较高的行业,“抢出口”透支程度更高。中长期来看,中美贸易摩擦1.0 对行业出口总额的影响相对有限,多数行业维持正增长,关税压力更多体现在各行业被动降低对美出口依赖;从中国对美出口份额的变动幅度来看,面临更大关税压力的行业对美出口份额降幅更大。

    中长期,部分行业或降低对美依赖,出口之外更关注出海上一轮贸易摩擦以来,多数出口型行业美国自中国进口份额出现明显下滑,而下滑的份额多被墨西哥、中国台湾和包含越南在内的东南亚等国家替代。对此中国企业主要的应对方式为转口贸易和海外建厂。我们认为部分典型行业如家庭耐用消费品、电气设备、机械、休闲设备与用品、化工、电子、汽车零配件等,对美或存在贸易转口行为。但随着美国对进口商品加强反规避和原产地调查,转口贸易或面临压力,供应链全球化势在必行,对中国企业出海的关注度或将进一步提升。

    风险提示:1)贸易政策超预期变化;2)数据统计可能有偏差;3)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