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金融数据点评:政府融资是社融的主要支撑
政府债券融资是社融的主要支撑
7 月末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小幅回升,主要是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多增的支撑,且国债净融资量增加是主要贡献,地方政府债融资节奏仍平缓。7月社融的主要拖累项是人民币贷款(社融口径),当月增量为负值,是2005 年8 月以来的首次转负,主要源于实体融资需求仍偏低以及“金融挤水分”的持续引导。
居民和企业均呈“降杠杆”特征
7 月份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的新增信贷均为负值,其中,1)居民端,中长贷增量好于2023 年同期,或与6 月末地产销售冲量带动有关,持续性尚需观察。短贷方面,虽然暑期出行热度较高,但居民短贷仍同比多减,体现出居民加杠杆意愿较低。2)企业端,中长贷同比少增,与“金融挤水分”延续及企业融资需求不足有关,政府信用扩张对社会资本的撬动力度有所弱化。企业短贷同比少增,但票据融资量同比多增,或源于票据融资利率下行后,其对企业的吸引力要高于短期贷款。
M1 同比延续下行
7 月末,M1 同比增速降至历史新低,企业资金活化程度偏低和存款搬家情况仍存在,同时,或有部分企业选择以活期存款提前还贷。M2 同比增速小幅回升,主要是居民部门存款同比少减的支撑,但居民新增存款仍与季节性水平基本相当。7 月财政存款同比少增,或源于财政支出略有加快,8-9 月将步入财政支出大月,其支出节奏更值得关注。
展望来看,当前货币信贷增长已由供给约束转为需求约束,但实体融资需求仍有待提振。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到“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叠加汇率压力缓解,年内降息仍然可期。不过,提振有效需求仍待财政发力,目前财政存款的消化速度比较平缓,政府融资对私人部门融资的撬动力度也不甚明显。若8-9 月财政支出力度延续保守,预计社融存量以及人民币贷款的同比增速难有持续性回升。
对债市而言,融资需求偏低局面尚未扭转,对债市仍以利好为主。未来需重点关注监管动态、政府债发行节奏。
风险提示:经济环境变化超预期;政策变化超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