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行业深度报告:血脂异常高发 PCSK9药物为患者提供新选择
我国高TC 血症患病率显著增加,PCSK9 药物为患者提供新选择2018 年全国调查结果显示,≥18 岁成人血脂异常总患病率为35.6%,与2015年全国调查的血脂异常患病率相比依然有所上升; 其中高TC 血症(TC≥6.2mmol/L)患病率的增加最为明显。与2015 年的数据相比,2018 年高TC 血症年龄标化患病率增高近1 倍。
降脂药物联合应用及PCSK9 抑制剂可以更强降低LDL-C 水平。根据血脂管理指南中降脂达标策略推荐顺序,当患者接受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联合胆固醇吸收抑制剂LDL-C 仍不能达标、基线LDLC 水平较高且预计他汀类药物联合胆固醇吸收抑制剂难以达标的、以及不能耐受他汀类药物,可使用PCSK9 抑制剂或PCSK9 抑制剂联合方案,PCSK9 抑制剂已经成为治疗高TC 血脂患者的新选择。
PSCK9 siRNA 药物改善患者依从性的同时,长期有效性不输抗体药物靶向PCSK9 药物研发火热,全球已有四款药物陆续获批上市。截至2024 年7月,全球共获批了四款PCSK9 抑制剂,三款药物正在申请上市;处于临床阶段的管线共36 条,III 期4 条,II 期9 条,I 期23 条。其中,获批的四款PCSK9抑制剂中包括三款单抗和一款siRNA 药物。
诺华制药的英克司兰钠注射液是全球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获批的靶向PCSK9 的长效siRNA 制剂。患者在首针后三个月注射加强针,此后每年仅需注射两针即可,依从性较高。从疗效上看,英克司兰钠的关键III 期临床数据显示,患者在使用英克司兰钠510 天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基线的百分比变化为–52.3%,目前已经获批的三款PCSK9 单抗药物的关键III 期数据,在一定用药周期内,降低LDL-C 百分比约在55%~70%之间。由此可见,英克司兰钠改善患者依从性的同时,长期有效性不输抗体药物。
PCSK9 抑制剂市场空间广阔,siRNA 药物在全球处于高速放量期据PDB 数据,2020-2023 年依洛尤单抗注射液销售额由1.3 亿元增至13.23 亿元,CAGR 达116.5%,上市后快速放量;阿利西尤单抗注射液由0.17 亿元增至6.29 亿元,CAGR 达235.0%。我们认为,两款PCSK9 单抗药物销售额的快速增长,一定程度上受益于两产品于2021 年纳入医保目录,对应年治疗费用得到大幅优化,进而实现快速放量。诺华制药的英克司兰钠注射液(PCSK9 siRNA药物)在2023 年8 月22 日在国内获批上市,目前处于起始放量阶段,单抗药物在国内仍占据PCSK9 抑制剂的主要市场。全球市场看,英克司兰钠注射液目前处于全球高速放量阶段。据诺华制药公告,2021-2023 年英克司兰钠注射液在全球范围内销售额由0.12 亿美元增至3.55 亿美元,CAGR 超400%;且2024H1 全球销售额已达3.33 亿元,同比增长134.5%,仍保持高速增长。
推荐及受益标的
我们看好PCSK9 抑制剂在降血脂市场的机会,并重点提示依从性更高的siRNA药物的市场潜力,布局领先的企业有望受益。推荐标的:悦康药业;受益标的:
信达生物、石药集团、君实生物等。
风险提示:药物临床研发失败、药物安全性风险、行业竞争格局恶化。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