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专题研究:从预算调整程序看地方债供给
新增地方债从项目申报到债券发行,程序较为复杂,时间链条较长。在3 月的两会召开之前,财政部会提前下达一批新增地方债额度供地方政府发行使用,即我们熟知的“提前批”。
两会召开后,财政部会下达第二批新增债务额度。第二批新增债务额度和预算调整均需要经过人大常委会审批批准才能发行,根据往年部分省份的数据可以直观的感受到这一程序。
部分省份最近的一次人大常委会并未表示已经批准新增限额。这可能意味着这些省份近期,至少一个月内的新增政府债供给无法突破提前批额度。从目前实际发行与提前批对比来看,这一现象也较为明显:已通过预算调整的省份,实际发行量超出提前批的不在少数,未通过的省份则明显较少。
考虑到部分地区人大常委会尚未批准第二批新增债务限额,我们认为短期内这部分地区的专项债供给将受到一定限制。当然,这一限制目前仍存在一定的腾挪空间,因为上述省份仍有提前批额度尚未用完。
风险提示:地方债政策发生调整,数据误差。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