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市场专题研究:近期机构行为演绎的三个关键点
核心观点
下一阶段长端利率或维持区间震荡走势,10 年国债震荡区间或在2.10%-2.25%,30 年国债震荡区间或在2.3%-2.45%,建议逢高配置。
大行卖债有何特征?
短期大行卖债操作可能还未结束。央行调控收益率区间的需求有二:1)避免出现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2)债市收益率与经济乐观复苏的预期尽量匹配。若考虑第一个思路,防金融体系出现风险需要避免双向都出现大幅波动。利率快速下行时,金融体系就可能隐藏投机风险,大行可能就会通过卖债操作重新引导。
理财负反馈压力如何?
近期利率波动放大的特征,对理财的抗压能力提出较高要求。我们判断,后续负反馈压力依然较小,主要基于两点判断:(1)历史经验来看,2023 年四季度理财扛住了利率大幅调整的压力测试;(2)理财产品今年大量增持信托产品,当前对于收益仍可构成一定的平滑作用。
30 年国债交易结构如何?
二季度以来,二级市场30 年国债交易出现三点显著的变化:(1)农商行虽然仍会根据波段操作,但整体卖大于买,呈现净卖出特征,自5 月中旬以来累计的30 年国债买入规模持续压降;(2)券商资管等产品户做多30 年国债的意愿明显抬升,尤其是7 月以来,累计买入30 年国债规模明显增长;(3)保险拉久期速度加快,受到30 年震荡调整以及季末增连资金入场等因素叠加,保险二季度明显大量买入30 年国债用作配置。
在三点新变化之后,当前30 年重要的买盘和卖盘力量调整:主要买盘都是非银,分别是保险、基金和其他产品类;主要卖盘是大行、券商和农商行。我们认为,受到农商行仓位调整的影响,当前30 年国债交易结构的脆弱性有所降低。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政策出现超预期边际变化;机构行为大幅趋同并形成负反馈。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