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比较周报:地量行情的一些思考
核心结论:地量行情的本质是资金行为的进一步“缩圈”,继24 年以来A股与美股“脱敏”走独立行情后,近期的地量行情下市场进一步与分子端“脱敏”——7 月以来,重要经济数据发布后市场日内波动下降,等待地量之后的波动放大。
投资启示:1)空间角度看,当前地量水平去除新股影响后,仍显著高于2018年Q4 的最低值,大约相当于2018H1、2019 的中枢,如以2024/8/14 的全A 成交额为3700 亿元(去除新股后可比口径),仍远高于2018 年Q4 地量水平的中枢低点(2273 亿元);2)时间角度看,2018 年下半年的地量行情中,地量后一个月左右现地价,地量行情维持一个季度左右。3)行业结构看,去除新股影响后可比口径下,大多数行业地量水平仍高于18 年低点,而银行、出版、电力、煤炭开采、工业金属等具备一定红利属性的板块和食饮、汽车等消费类板块当前地量水平和18 年最低点类似,且绝对水平也偏低,从量能水平看可能是率先“到位”的方向。
地量行情是一种资金面现象,本质是市场分歧缩小,背后可能是对分子端的“脱敏”
24 年以来,A 股便与美股“脱敏”走独立行情;7 月以来,重要经济数据发布后市场日内波动下降,说明市场对自身的基本面数据趋于钝化,对于数据都当作“预期内”看待。事实上,缩量的过程代表一种低分歧的资金行为,等待分歧加大。
地量行情的空间:按可比口径测算,当前A 股地量水平大约相当于2018H1、2019 的中枢,仍高于2018Q4 的低点水平。2024 年8 月14 日,去除新股后的全A 成交额为3700 亿元,仍远高于2018 年Q4 地量水平的中枢低点(按20MA 测算为2273 亿元)。地量行情的时间:在2018 年的地量行情中,地量后一个月左右现地价,地量行情维持一个季度左右。
在剔除新股影响后,部分红利和消费行业缩量水平可能“到位”大多数一级行业地量水平仍显著高于2018 年的低点,而地量水平低于18 年的电子、国防军工等则在2018 年-2024 年经历较大个股涨幅,不能和2018年直接比较。
二级行业看,银行、出版、电力、煤炭开采、工业金属等具备一定红利属性的板块和食饮、汽车等消费类板块当前成交额/自由流通市值的水平和18 年最低点类似,且绝对水平横向比较也偏低,从量能水平看可能是率先“到位”的方向。
投资策略:把握消费板块波动率阶段放大机会,长期仍看“耐心资产”等待地量之后的波动放大,把握消费阶段大波动:首先,8 月以来的A 股行情展示出市场对内需政策预期的高度敏感性:1)在7 月30 日的政治局会议通稿中,提振消费相关表述位于各领域细分政策之首,提出“把服务消费作为消费扩容升级的重要抓手,支持文旅、养老、育幼、家政等消费”。2)7月25 日,《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中明确对涉及领域的1500 亿资金,对内需支撑政策的中央与地方的资金分担作出了安排。第二,内需类消费板块在24H2 可能反复的海外衰退交易+美国大选交易中相对出海链或占优。第三,当前主动偏股公募基金连续5 个季度赎回,而最新24Q2 数据显示消费板块主动减仓较多,拥挤度已明显缓解。长期来看,高股息超额反转条件或有两类:一是长期国债利率中枢不再下行,二是高股息板块股息率进一步提升受阻。长期风格切换需耐心等待更多右侧信号,具备垄断性、稀缺性的高股息资产有望获得价值重估。
风险提示:1)过去历史经验仅供参考;2)行业跨期比较仍存在不可比因素,仅供参考;3)政策出台和落地具备不确定性。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