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金融数据点评:社融增长低于预期 信贷整体表现低迷
事件:中国7 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为7708 亿元,预期为10216 亿元,前值为32999 亿元。信贷口径下,7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600 亿元,预期为4560.70 亿元,前值为21300 亿元。M2 同比增长6.30%,预期为6.43%,前值为6.20%。
社融增长低于季节性及预期,结构上主要靠政府债支撑。7 月新增社融录得7708 亿元,同比多增2342 亿元,低于季节性和市场预期。7 月作为传统信贷小月,信贷需求表现相对乏力,但得益于低基数背景、政府债发行提速等影响,社融同比多增。受金融“挤水分”工作延续及实体融资需求偏低等因素影响,7 月社融口径下的新增人民币贷款录得-767亿元,同比少增1131 亿元,连续9 个月同比少增,是本月社融最主要的拖累项。非标融资方面,7 月新增委托贷款346 亿元,同比多增338 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075 亿元,同比由多减转为少减888亿元,这两项对社融同比多增构成一定支撑。信托贷款减少25 亿元,同比由多增转为少增256 亿元。7 月企业债券净融资2028 亿元,同比多增738 亿元,或与近期债券市场利率走低,企业选择发债融资有关。7 月政府债券净融资为6911 万亿元,同比多增2802 亿元,近期政府债发行逐步提速,政府债券融资维持在较高水平,对社融增长形成有力支撑。整体来看,人民币信贷对7 月社融数据拖累明显,政府债为主要支撑。
信贷整体表现低迷,票据融资冲量特征明显。7 月信贷口径下的新增人民币贷款为2600 亿元,同比少增859 亿元。分部门来看,7 月居民贷款减少2100 亿元,同比多减93 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156 亿元,同比多减821 亿元,体现出居民消费情绪偏弱;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100亿元,同比多增772 亿元,主要受去年同期低基数影响,但目前房地产市场处于调整阶段,居民加杠杆意愿仍偏弱,未来居民中长贷修复走势有待进一步观察。企业端方面,7 月企业短期贷款减少5500 亿元,同比多减1715 亿元,说明企业短期资金周转需求偏弱;中长期贷款增加1300亿元,同比少增1412 亿元,连续8 个月同比少增,反应企业内生融资需求不足,对未来预期较为悲观;票据融资增加5586 亿元,同比多增1989亿元,票据冲量特征显著。
M1 延续下行,M2 小幅改善,M2、M1 剪刀差进一步扩大。7 月末M2 余额同比增长6.30%,增速较上月末增加0.1 个百分点,M2 增速企稳;7 月末M1 余额同比减少6.6%,增速较6 月末低1.6 个百分点,主要受“手工补息”整改、金融“挤水分”工作延续等因素影响,企业存款“搬家”流向理财市场;7 月M2-M1 剪刀差较6 月相比扩大1.7 个百分点,录得12.9%,表明企业资金活化度依旧偏低,实体需求仍待进一步改善。
货币政策加码可期,社融、信贷总量或企稳回升。7 月社融同比多增但不及市场预期,人民币信贷对7 月社融数据拖累明显,结构上主要靠政府债支撑;信贷整体表现低迷,企业融资需求不足,居民中长期贷款小幅多增,票据融资冲量特征明显;此外,7 月M1 延续下行,M2 小幅改善,M2、M1 剪刀差进一步扩大。展望未来,随着7 月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预计下半年政府专项债发行将迎来高峰,对社融产生较大拉动。目前,经济修复节奏放缓、实体信贷需求不足,从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来看,政策基调延续宽松,我们预计未来货币政策存在较大发力空间,降准降息可期,有望带动实体融资意愿的回暖,信贷总量或企稳回升。
风险提示:美联储紧缩的货币政策导致人民币汇率承压,掣肘中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内需恢复缓慢,国内经济修复的速度不及预期;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微观主体预期偏弱主动去杠杆。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