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行业点评报告:“网号网证”政策出台 网安厂商有望受益
投资要点
“网号网证”征求意见稿出台,加强个人信息保护:2024 年7 月26 日,公安部、网信办发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提出依托国家统一建设的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为自然人提供申领网号、网证以及进行身份核验等服务。《办法》明确了身份核验结果信息的“最小化提供原则”和依法处理要求,将有助于减少互联网平台以落实“实名制”为由超范围采集、留存公民个人信息,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已开展试点:目前,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正处于试点阶段。《办法》发布前,公安部已经对网号网证管理平台试点多年。2015 年,中央网信办就已经对《网络可信身份管理和应用研究》立项,开展CTID 平台(“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原型“两省两市”试点示范。2016 年CTID 1.0 平台正式对外服务,次年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成立子公司中盾安信,并授权其为CTID 平台唯一合法运营商。此后,CTID 先后为国家移民管理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国家医疗保障局提供可信身份认证服务,并进一步拓展到互联网、银行等更多场景。
身份认证系统市场打开,网安厂商有望受益:由于全国个人信息数据量庞大,且管理部门本身此前就采用分级管理形式,因此后续部委、省、市将针对网号网证管理建立三级系统。我们预计仅系统建设带来的市场空间将达15 亿元。我们认为此前和CTID 平台建设有合作,或具备身份认证业务经验的公司有望在各级招标中受益,建议关注国投智能、盛邦安全、数字认证等。网号网证认证平台系统也将促进配套的等保2.0快速推进,促进认证设备更新,并提升对底层服务器虚拟化、存储安全、密码安全等需求,建议关注启明星辰、奇安信、电科网安、安恒信息、深信服等传统网安厂商。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