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周报:交运发债企业怎么看?
交运发债企业怎么看?
交运行业发债企业“复合”属性较为浓厚,具有明显的公益性的特征,但同时其业务性质使得该类发行人经营性现金流持续、稳定,产业化主体的特征同样较为明显。多数交运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较为稳定,波动幅度不大,但收入的规模和增速的“天花板”明显,发行人仅依靠交运业务的现金流难以覆盖成本,需要来自政府的补贴和支持。因此具有“类城投”的公用事业特征,地方政府支持力度较高且与发行人行政级别直接挂钩,但同时也需要承担起地方发展的社会责任。而另一方面,产业化的特征也很明显,经营性现金流真实且来自实打实的市场化业务板块。
在今年资产荒的大背景下,交运行业信用债的市场关注度持续提升。从规模上看,目前交运行业整体的信用债规模在6.5 万亿左右,属于产业债中较有体量的品种之一。从评级来看,交运行业发行人信用资质普遍较高,AAA 占比过半,高行政级别(省级)发行主体最多。
此外,交运行业属于重资产行业,行业前期投资规模较大、投资回报期限较长,因此很适合发行超长期限信用债,是目前超长期限信用债发行人中较为活跃的群体。市场对交运发行人关注的三个问题如下:
(1)从发行人经营情况来看,交运主业务板块经营稳定但天花板较为明显,而市场的担忧主要围绕其业务多元化发展后其他业务如地产、贸易等带来的风险。以港口行业为例,吞吐量有所增长但幅度不高,同时区域间的竞争压力较大,目前整体的业态较为饱和,港口间的合并趋势加强,有尾部出清的可能。此外高速公路行业同样面临市场饱和,多数新增路产现金流较弱,甚至难以覆盖利息支出的问题。
而多元化经营的业务板块中房地产业务引发的担忧最高。
(2)从再融资的受限的情况来看,存在发行人由于“公益性”特征过于明显,被列入名单内或者新增融资较难的情况。交运行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和国家经济发展十分重要,因此普遍会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但也因此使得发行人从股权结构、报表层面来看,无论是收入、利润、往来款项还是经营性现金流入等方面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因此有一定概率在债券发行审批环节被认定为“疑似城投”。
(3)从超长期限信用债的投资价值来看,交运行业发行人的基本面较为夯实,具备发行超长期限信用债的实力,建议投资人持续关注。交运行业发行人有一定的类城投属性,资质结构分布较城投而言更加合理。从需求情况来看,交运行业发行人恰恰同时是信用债和非标的发行大户,由于信用债的“刚兑”信仰更强,可能会使得险资在超长期限信用债的投资上态度更为宽容。
风险提示:
融资政策超预期事件、信用黑天鹅事件。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