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险企7月保费点评:产寿险增速均有所回升
【事件】上市险企披露原保费收入:1)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人寿、新华保险、人保寿险1-7 月累计同比分别为+4.4%、+6.4%、-2.6%、-6.4%、+1.5%;7 月单月原保费同比分别+8.3%、+17.2%、-12.8%、+11.3%、+21.8%,其中,新华、国寿、平安增速分别提升8.1/5.1/1.0pct,人保增速下滑8.3pct,太保增速转负。2)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众安在线1-7 月累计同比分别为+4.0%、+4.4%、+7.5%、+6.1%;7 月单月保费同比分别+7.6%、+6.6%、+6.0%、+9.6%,其中,人保、平安增速分别提升1.5pct 和0.2pct,众安增速转正,太保增速下滑1.9pct。
上市寿险公司7 月单月总保费增速回升。1)上市寿险公司7 月单月保费同比8.2%,较6 月增速回升0.7pct,我们预计总保费增长主要依靠续期业务拉动,新单保费增速在高基数下仍有压力。中国太保7 月保费同比-12.8%,增速转负(6 月增速为2.3%),我们预计主要是受上年同期基数较高所致。2)人保寿险7 月单月长险首年、期交首年保费分别同比-1.2%、+17.5%,长险首年降幅收窄18.4pct,期交增速大幅提升转正;趸交业务则同比-31.1%,增速转负。人保健康险7 月单月长险首年、期交首年保费分别同比+1.9%、-2.7%,增速分别转正、降幅收窄29.0pct;趸交在低基数下回升。3)8 月2 日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提出自9 月1 日起新备案的普通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5%,自10 月1 日起新备案的分红险、万能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分别为2.0%、1.5%,预定利率超过上限的产品停止销售。我们认为,在监管持续政策引导下,险企负债成本有望继续优化,从而降低行业利差损风险,保障长期稳健发展。
产险整体增速提升,人保车险与非车险增速环比均继续改善。1)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众安在线1-7 月累计同比分别为 +4.0%、+4.4%、+7.5%、+6.1%;7 月单月保费同比分别 +7.6%、+6.6%、+6.0%、+9.6%,整体保持较稳健的增长态势。2)7 月人保车险保费同比+3.9%,较6 月增速+2.1pct。同时7 月人保非车险同比+17.4%,增速提升8.2pct,其中责任险/意健/货运/农险/企财/信保分别同比+291.7%/+17.5%/-1.0%/-15.3%/-17.1%/ -47.8%,较6 月增速分别+288.6pct/+5.5pct/-35.3pct/-25.0pct/-23.9pct/ -59.1pct,其中意健险和责任险大幅增长,主要是由于上年同期基数较低。3)我们认为,以人保财险为代表的龙头险企业务质地较好,车险业务中低赔付率的家自车占比较高、渠道费率可控,盈利空间远超中小险企,其竞争优势在改革下半场将愈发凸显。
负债端资产端均有改善,低估值+低持仓,攻守兼备。1)我们认为当前市场储蓄需求依然旺盛,在监管持续引导险企降低负债成本趋势下,保险公司利差压力预计逐渐得到缓解。2)近期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由低位回升至2.20%左右,我们预计,未来伴随国内经济复苏,长端利率若企稳或修复上行,则保险公司新增固收类投资收益率压力将有所缓解。同时,地产相关利好政策的持续落地,也有利于险企投资资产质量担忧情绪的缓解。3)当前公募基金对保险股持仓仍处于低位,估值对负面因素反应较为充分。2024 年8 月16 日保险板块估值0.34-0.73 倍2024E P/EV,处于历史低位,行业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长端利率趋势性下行;新单保费增速明显放缓。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