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信息点评: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再下调 动态调整机制提升险企负债成本优化效率

孙婷/曹锟 2024-08-20 10:21:21
机构研报 2024-08-20 10:21:21 阅读

  【事件】8 月2 日金监总局下发《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进一步下调产品预定利率,并建立预定利率的动态调整机制。

      全面、分批下调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①自2024 年9 月1 日起,新备案普通型产品预定利率上限由3.0%下调至2.5%,超过上限的产品停售。②自2024年10 月1 日起,新备案分红险和万能险产品预定利率/最低保证利率上限分别由2.5%、2.0%下调至2.0%、1.5%,超过上限的产品停售。

      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参考5 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5 年定期存款基准利率、10 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等长期利率,确定预定利率基准值,由保险业协会发布。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应当报金融监管总局。达到触发条件后,各公司按照市场化原则,及时调整产品定价。

      规范产品利益演示和深化“报行合一”,鼓励开发长期分红型保险产品。①对于分红险和万能险,险企应根据账户的资产配置特点和预期投资收益率差异化设定演示利率,合理引导客户预期。②鼓励开发长期分红型保险产品,对于预定利率不高于上限的分红型保险产品,可以按普通型保险产品精算规定计算现金价值。③深化“报行合一”,加强产品在不同渠道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

      我们认为,在长端利率持续下行背景下,进一步下调预定利率有助于合理压降负债成本,防范和缓解利差损风险。8 月19 日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已降至2.18%,较年初下行37bps,预计保险公司固收资产收益率承压。为防范利差损风险,2023 年8 月起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已全面下调,传统/分红/万能的预定利率/最低保证利率分别由3.5%/3.0%/3.0%下调至3.0%/2.5%/2.0%。我们认为,本次预定利率再下调与长端利率下行趋势相适应,有助于进一步优化负债成本,降低行业经营风险。同时,建立与市场利率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可以提高预定利率的调整效率和及时性,提升险企资产负债匹配水平。

      我们认为,未来险企将进一步推动长期分红险等带有浮动收益特征产品的销售。

      从客户角度来看,分红险产品在保证收益之上还存在浮动回报,可以兼顾保本与收益的平衡。从险企角度来看,分红险产品的保证成本更低,经营压力较小,同时如果适用于VFA 模型,则在财报角度的稳定性更好。我们预计,在监管政策的支持下长期分红险产品有较大发展空间,但短期内仍然需要逐步提升市场的接受度。

      负债端资产端均有改善机会,低估值+低持仓,攻守兼备。1)我们认为市场储蓄需求依然旺盛,同时监管持续引导险企降低负债成本,利差压力预计逐渐得到缓解。2)近期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略有回落至2.18%左右,我们预计,未来伴随国内经济复苏,长端利率若企稳或修复上行,则保险公司新增固收类投资收益率压力将有所缓解。同时,地产相关利好政策的持续落地,也有利于险企投资资产质量担忧情绪的缓解。3)当前公募基金对保险股持仓处于低位,估值对负面因素反应充分。2024 年8 月19 日保险板块估值0.35-0.74 倍2024E P/EV,处于历史低位,行业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长端利率趋势性下行;股市持续低迷;新单保费增长不及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